因建造假古董被警告的欧洲文化遗产城市(组图)

标签:
拉脱维亚里加人类文化遗产旅游 |
分类: 欧美见闻 |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的波罗的海沿岸古城。这个原本颇具童话色彩的古城却因为大量复制古代建筑及建造玻璃钢结构的所谓现代化建筑而受到了摘牌的警告。
原本小巷清幽……
宽窄巷子穿房而过,整个城市清静古雅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当地涌现出越来越多这种玻璃钢筋建造的所谓现代化建筑。
以及众多不伦不类的仿古建筑。
这些一时之间纷纷涌现的仿古建筑一度受到各界的诟病。
和国内的一些城市一样,当地一些人对于古老的街巷早已失去了兴趣和耐心。
在他们眼中一个城市的现代化似乎就是钢筋水泥丛林和摩天大楼。
对于这种古老的建筑却极不待见。
于是,里加的街头巷尾也就不断地涌现出如上图这种仿古的新建筑-而恰恰是这样的假古董却遭到普遍的反对之声。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国际建筑界就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即城市建设要坚决杜绝建造仿冒的古建筑-即我们所说的假古董。
然而,国内的众多城市却对这一国际普遍共识熟视无睹,反而变本加厉地拆除真古董建造假古董。
从杭州的雷峰塔到北京的新前门大街,从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到西安的大唐芙蓉园……大江南北几乎所有的城市都在乐此不疲地建造虚假的仿清仿明乃至仿唐的假古董。
也有象成都的锦里那种凭空捏造出来的毫无历史依据的伪民俗建筑。
如果说里加的假古董还仅仅是点状分布的话,国内一些城市则早已经由点及面。
为什么国内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越来越趋向雷同恐怕也与这种对假古董盲目的冲动有关。
城市的建筑固然重要,其实与其息息相关的“人文附着物”同样重要-譬如说一家富有年代感的老店、譬如说坐在门边晒太阳的老者、譬如说阳台上晾晒的衣服……因为这些人文附着物无不携带着城市的文化遗传信息。此图为里加一个百年历史的老咖啡馆。
屋里的墙画已经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黯淡。然而,这家老咖啡馆的存在却使得整个街区乃至于整个城市的年轮更加清晰也更加精彩。
和国内的诸多城市一样里加也一度盲目崇拜高和大,江边的这两栋摩天大楼彻底毁掉了里加舒缓而和谐的天际线-尽管它们“现代化”却丝毫没有美感-美与不美关键要看是否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但需要强调的是“协调一致”却绝不意味着恣意建造假古董。譬如说潘石屹将在上海南外滩建造的一座新建筑,很多人认为应该设计成传统风格好与外滩的万国建筑相协调,其实这才是大错特错的事情。真正的尊重古建筑并非要在其身边刻意建造一个假古董与之相伴,而是需要在色彩、体量大小等方面给予应有的尊重,倘若任意仿冒一个类似于和平饭店那样的假古董不仅不美而且很可能会降低整个街区的美学价值。
这是里加的新建筑-在我看来这样的建筑之所以遭到诟病并非因为其建筑风格和建筑形式,更主要的是因为其巨大的建筑体量破坏了古城固有的建筑尺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