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澳大利亚巴拉瑞特梳芬山金矿古老的唐人街旅游 |
分类: 欧美见闻 |
澳大利亚的巴拉瑞特距离墨尔本大约一个小时车程,这里曾经是继美国的旧金山之后又一个大金矿-梳芬山,自开发伊始这里就不乏中国人的身影,所以墨尔本的梳芬山也就被华人称为新金山。这个已经废弃了的老矿山如今已经变身为极具魅力的旅游景点,而它在旅游资源的挖掘以及旅游项目的开发方面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这其中第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就是整旧如旧-就譬如说这条土路,为了更加真实而完整地重现当年的原貌,整个小镇从老建筑的规整到新房子的建设以及城市道路全都尽量以当年的实际状况为依据。
城里的商铺几乎也都有历史依据或能够找到可考的出处。
在设立旅游公园之前这里也曾经是一片萧条,但如今的梳芬山终日游客不断。
另外一个细节就是尽力营造当年的生活氛围-路边的小广告也是依据当年的原样所张贴,只不过有些广告的内容却是真实的-例如旅馆的价格、餐馆的菜谱等等-中文告示则提示着人们当年这里也有大批来自中国的华工。
而生产的蜡烛已经融入了现代人的审美口味。
装扮成维多利亚时代人物的志愿者,他们不拿任何报酬。
维多利亚时代的小广告上似乎还散发着当年的油墨味。
废弃多年的金矿-现在已经成为游客们学习淘金知识了解当年矿工生产生活状况的历史教科书。
老旧的电梯,一次要挤进去很多矿工-这其中就包括几万名来自中国广东的淘金客。
当年,矿工们在使用电梯时需要拉动一根通到地面的绳子,绳子上的铃铛起着通风报信的作用-华工们不懂英语,就需要事先背诵下来拉几下绳子所代表的不同意思-拉十二下的意思是井底发生事故。
澳洲最古老的唐人街,这里居住着当年前来淘金的华工。
当年挖掘金矿的鼎盛时期不仅有大量来自广东的中国华工,也有大批来自欧美的淘金客-图为淘金客们居住的帐篷。
巴拉瑞特的金矿游最值得称道的是不仅保留及恢复了当年的建筑、城镇的布局等等硬件设施,更主要的是积极营造出一种真实而生动的生活场景和时代氛围,这就使得整个景区避免成为一个仅供人参观的假古董,游客们身在其中仿佛回到了一百多年前的那个时代并有了一种对当年生活的真实体验-小酒馆、面包房、马棚旅馆、巧克力店、咖啡馆、纺织品店、铁匠铺、老式保龄球馆乃至于邮电局等等全都遵照当年的样式经营着,而所卖的东西则又或多或少地照顾了现代人的需求和口味,这样一来就使得这个本已废弃了的老矿山及当年的淘金镇又鲜活了起来,其实这才是我们最需要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国内很多类似于江苏同里那样的已经或正在申请文化遗产的古镇大多都步入了这样一个误区,就是虽然在硬件的保护上竭尽全力,但在营造传统生活氛围上却没有下足功夫,尤其是很多古镇出于经济利益而把大部分店面出租给经营旅游纪念品的商户,使得整个古镇失去了最为宝贵的原生态样貌而未免流于庸俗,更有甚者明明是真古董却落得个假古董的俗套,这样的保护与其说是对古镇的保护莫如说是对它的摧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