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乡村古民居(图)

标签:
闽北民居下梅村旅游 |
分类: 神州各地 |
与闽南地区相比,福建闽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相对落后的局面。也许正因为如此,下梅村这样的古村落才没有“被现代化”。
早在几百年前下梅村就开始了他辉煌的历史,据称这里是另一条“茶马古道”-万里茶路的起始站-福建生产的茶在几百年前就是从这里开始经由水路陆路一直向北向西然后借丝绸之路最后进入到西亚乃至欧洲各地的。来自山西的邹氏家族就是靠茶业发家的当地大户,其住宅的豪华程度在整个下梅村都是数一数二的。这是邹家的大门,门上的砖雕精美而富有寓意。
邹氏的先人为了告诫为官的后代要清正廉洁,特地在大门上用砖雕刻了莲花图案,莲与廉刚好是音同字不同。
邹家的大院多达三进,这是第一进的客厅。
闽北民居里独具特色的床-直到现在仍然是很多人家正在使用的款式。
原来是家中的谷仓。
下梅村因为还没有完全变成旅游景点,所以这里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行业。
篾器店里的主人仍然以草编为生,而不是象某些旅游景点那样属于刻意为游客的表演。
小小的村子里呈现着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有意思的是这路还出现了好几对的跨国婚姻-刚刚路过一户人家时看到一个貌似老外的小家伙正在学习走路,原来他的爸爸是德国人。
在河边洗马桶的村民。
另一个大户人家里奇特的大门-这样怪异的形状原来是用来-
原来是婆婆用来挑选儿媳妇的-当地人欣赏丰满的女人,认为这样的女人能生会生,这户人家就专门雕刻了这样的一扇门用来衡量那未来的儿媳妇是否合格。。
该户人家的另外一扇门,圆圆的形状又有什么寓意呢?
从下梅村回武夷山市的路上我们经过了一个清乾隆时期建造的古桥。
这是一座风雨桥,当初建造这样的桥显然与本地多雨的气候有关。
目前这座叫做馀庆桥的风雨桥已经成为当地的一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