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旅游 |
分类: 神州各地 |
不管你接受或者喜欢与否,今天的阳朔几乎已变成了一座微型的摩登城市,因为靠旅游吃饭,所以这里首先当然有这个.
除了有的自然就是没有的-不过没有钱的意思并非是真的没有钱,否则老外们怎么会漂洋过海来到这里呢?
只不过"没有"二字几乎是所有老外们最先领会的汉语词组罢了,这其中既反映了小小的文化冲突也体现了文化交融过程中的某种幽默吧.
于是乎,"没有"就一度成为了一种既有点时髦又颇有意味的文化现象-不信?请往下看...
没有饭店-那来这吃什么?
没有KTV?那又怎么High歌?
如果没有鱼的话那干脆就吃啤酒鱼得勒...我恍惚地想起了"没有"的最初来源,二十年前我们的国家专门发行了一种外币兑换券,简称外汇券.记得当年在桂林旅游的时候常常碰到中国人向老外要求兑换外汇券的事情,而老外们每每都会说:"没有!"今天的中国早已经没有了外汇券的踪影,但如今的阳朔还有没有当年的风采呢?
我的疑问(或者说担心)终于有了满意的答案,否则今天的阳朔岂非是浪得了虚名?青山依旧在,绿水依旧在,岸上的水牛也依旧慢悠悠地在岸边吃着青青河边草...
没想到还有的就是这宝贵的传统生活方式,尽管已然并不太多见.
夕日的小山村今天似乎已经变身为一座浪漫的城市,我们暂不说这样好还是不好-二十年再回首,我更想知道的是这里到底都有了些什么与当年不大一样的东西?在用双脚丈量完这座依然不大的城市以后,我谨慎地得出了自己的答案-可以说一座通常意义上的城市所该有的,在这里差不多全都有了吧.
就譬如说24小时自助银行-想想二十年前因为盘缠用尽不得不赶快离开的窘迫,真有些羡慕今天的游客.
没大想到的是这里还有了发达的广告业-如果有二十年的先见之明的话,莫不如当初就在水洼里早早地租好一块地留做二十年后使用该多好?-这样讲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
二十年以后,这里当然还有了新潮的发廊,发廊里还有了外国顾客.
出乎意料的是这座小小的城市里居然还有了洋快餐.
而且洋快餐的打烊时间居然比大城市里的晚!
令我惊喜的是还发现了类似连锁形式的豆浆店玉米汁店,这至少反映出当地已经有了能够操作完整CI系统的设计制作行业.
想不到的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实在无法想见从前的农田里今天会冒出一个地下商城来.
最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连在北京上海都属于新鲜玩意儿的自助洗衣房也已经开始出现.
如今,这里该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也都有了-如果不经意看到这种道地的意大利(烤披萨用的)烤炉时千万不要大跌眼镜哦.
如今的阳朔已经轻松拥有了大量充满小资产阶级味道的带室外座位的咖啡馆以及绿色植物环绕的西式餐厅和酒吧.
还有极富现代都市感的服饰店.
以及拥有一种布尔乔亚感觉的小街.
还有呢-夕日的农村,如今也有了英语培训学校与计算机应用的课程.
农民朋友当然也可以有会说流利中文的外国朋友.
你也不要奇怪这里竟已经有了环保型的零污染的出租车.
其实时间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东西,它会带来许多有意思的变化-譬如说沉船变成了鱼儿的海底乐园,海底的水泥构件变成了有生命的珊瑚等等.
所以,经过了二十年以后,水塘里就有了大超市...
农民旅馆的楼顶上就有了中央制冷设备.
不过时间给世界带来的变化并不是均匀的,这里面也是很有点名堂的.
如果用时间再加上点别的什么东西-譬如说"资本"啦,譬如说"人的因素"啦,譬如说"科学技术"啦,譬如说"互联网"等等,那样的话时间所能带来的变化就更具有某种加速度,甚至是几何级数的变化速度.
譬如,咱就说说"互联网"-当我在阳朔的小街上游荡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转过去一看却又是陌生的面孔,显然这就是互联网产生的效应,这二位原来看过我的博客,应他们的要求我也把他们的照片放了上来.
有人说现今的地球已然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而我却分明看到了一个小山村演变成了一个现代都市-或者说至少已经有了现代都市的雏形.
好在青山依旧绿水依旧,这也是依旧让我感到欣慰的地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