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王府井第一怪:拆不完的迁,甩不完的卖!
曾经有一家店铺长年打着拆迁甩卖的幌子,一甩就是四五年,不过最终还是被拆了.
有的店铺则长年累月地打着最后三天全场一折的招牌,不过这最后三天竟持续了三年都不止,而那一折的幌子就更不用相信了,谁信就骗谁.相对来讲,以上的两家还算资格稍浅的哩,至少他们离拆迁的日子已经不太远了.
王府井第二怪:闯红灯大摇大摆.
人行道上的红灯亮了,行人们照走不误.此图拍摄于奥运会召开前一百八十多天的大年初三.以前这个红灯时间过长,行人往往等得不耐烦.好事的我给东城区交管部门打过电话-他们现在已经把红灯的时间调整了过来,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行人我行我素.
人行道上的绿灯亮了,汽车也学行人的样子照走不误.
王府井第三怪:高音喇叭抢买卖.
这家店铺较有创意,给放在屋内的喇叭开了个洞,免得吵了自己.
旅行社的喇叭也不甘寂寞,而许多喇叭都有明显的地方口音,真可谓南腔北调,各地来的旅游者通过这些喇叭都能找到老乡.
王府井第四怪:到处都是烂招牌.
也许是中国人喜欢红色,大街上到处都能见到这种没有品位缺乏美感的招牌.
为了省钱,很多店铺随意用些不干胶的帖纸做广告,为了省钱,就更谈不上什么广告设计了.
另一家综合店铺的招牌.
缤纷的色彩...看着象个花大姐.
这家还算比较含蓄,刚刚拆掉的一个类似店铺把不堪入目的东西都摆在了明面上.
很多有特色的商店都改成了这种旅游商店-卖一些粗制滥造的"工艺品".
王府井第五怪:书店做起了小买卖.
历史悠久的外文书店把店面割成几块出租给五元店十元店之类的行业.只有外文书店的招牌还能让我们隐约看到这座建筑的历史.
看来,文化单位也要讲经济效益啊.
书店里面成了这样的杂货铺,门口的大喇叭不停地做着对外宣传的工作.
王府井第六怪:小吃街好无奈.
小吃街原本是晚上出摊的临时性摊位,现在已经堂而皇之地占据了半条街,并成为了固定摊位.
王府井小吃街卖的红色鱿鱼-有人说那鱿鱼色儿不正.
鲜红的草莓糖葫芦和菠萝糖葫芦.
最可怜最无奈的就是后面的众商家,被无情地遮住了脸面.
一个出路被挡住的酒家.
被盖住的邮局.
被围困的老字号.
尚能看得见招牌的饭店.
国宝的无奈.
最最无奈的就是后面的这个大厦,法国著名的老佛爷百货曾经开在这里,因为恶劣的外围环境而不得不歇菜.
王府井第七怪:烟酒店到处开.
王府井最有实力的就是烟酒店,店租太贵,开别的都不怎么赚钱,只有烟酒店是一家挨着一家地开.
有一个店铺,从服装到鞋铺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就换成了烟酒铺.
名烟名酒满街都有...
别看店面小,挣钱可不少.
王府井有许多这样的烟酒杂货铺.
看来烟酒铺真是不怕店租贵.
可以想见中国的烟民酒民实在是多啊.
王府井第八怪:小店英语胡乱拽.
我以为那饺子的英文不该加S.
一家店铺英文和拼音一块上.
比较搞的是这家小铺,统共十几平米的样子,却起了个响亮的英文名称.
这家小旅馆也起了个大(英文)名字.
这家老老实实用了汉语拼音.
这家是拼音英文一起来.
不理解的错误,后面的按摩拼写正确,前面的却不知所云.另外,比较搞的是全身按摩的全字也原封不动地翻了出来.
前一篇:日本老人的退休生活(组图)
后一篇:日本街头的军国主义余孽(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