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徐铁人
徐铁人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057
  • 关注人气:237,1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年前第一次去美国的可笑经历.

(2007-05-21 00:03:23)
分类: 感悟生活
20年前第一次去美国的可笑经历.          二十年前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看美国犹如看未来世界             
  
                 这可是姐夫第一次出差去美国的亲身经历.
            1985年,因为单位里购买了美国的先进设备,姐夫和单位的十几个工程师一起去美国接受对方的免费培训,时间为期三个多月,而培训地点在五大湖附近明尼苏达州的首府明尼阿布丽斯市.他们一行人住在郊外的工厂宿舍里(其实是工厂外的一家小旅馆,美国公司负责提供食宿.)
            按照当时国营企事业单位的规定,出国人员每天由国内的单位提供几美元的出国补助.那年代出趟国不容易,平时在国内的收入也只有几十大元,为了在回国的时候尽可能地多带些东西,他们十几个人在美国的那三个月里从来都不乱花一分钱,偶尔去一下市中心也都是在吃饭之前尽快赶回来,为的是尽量把有限的美元攒起来,就等着回国前能够用来采购一番,也好给国内的亲戚朋友带些洋货回去.
            那家工厂位于明尼阿布丽斯市郊外,离工厂几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大的ShoppingMall.听当地的人说在这家ShoppingMall里卖的东西比市里的商店要便宜很多,而且商品丰富应有尽有.所以,同事们便一致决定等到临回国的前一两天集体到那里来一次集中大采购--本来,按照当时的规定个人也是不可以私自单独外出的.
            那天姐夫和同事们步行了近半个小时才走到那家ShoppingMall.对于第一次出国的大伙儿来说可着实开了一回眼界,而且每个人也都收获了不少的"战利品".部分同事还买了国内紧俏的家用电器.
            出了ShoppingMall以后大家才犯了难,买了那么多的东西实在不好拿.美国的ShoppingMall大都位于郊区,本地人多是开车前来采购的,商店门外根本就没有出租车!早知道如此就事先请美国公司帮忙出辆车了,可现在他们也只得硬着头皮拖着大包小包步行回去.好在路也不算太远,大家又因为收获了那么多的战利品而兴奋着,索性就鼓足勇气沿着公路往回走.
            在一干人往回走的时候不时有开车经过的美国人好奇地减慢车速向他们这里张望.甚至一度还有辆汽车试图停下来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忙,但人家一看这么多的人肩扛手拉地拿了那么多行李,也只得尴尬地笑笑,爱莫能助地走开了.
            正在大家疲惫地(实为狼狈地)走着的时候,身后突然响起了警笛声,几辆警车呼啸着开过来停在了他们的前面.从警车上呼啦一下窜出来十几个警察,拿着枪指着姐夫他们让他们STOP!
            起初一看见拿着真家伙的警察围拢过来,大家伙儿不免都有些紧张,后来经过一番耐心的解释之后才消除了误会,原来开车经过这里的美国人因为从没有见识过这阵势,居然有那么多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扛着大包小包走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郊区公路上,便出于警惕而报了案.报案的热心市民告诉警察说在公路上看到了十几个"希奇古怪"的亚洲人...
            警察们见是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居然变得友好起来,一个阿瑟还颇为好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开车,那语气就好象先前的皇帝问没粮食吃的百姓为什么不吃肉一样哩.姐夫他们只好解释说是因为实在打不到出租车才不得不"腿儿着"回来的.知道这是一场误会以后,所有的人都抑制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值得庆幸的是接下来的半程路竟然是坐着警车完成的了...
            快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去趟美国似乎已经稀松平常.不过最大的变化就是如今几乎没有人再大包小包地往国内"搬运"紧俏物资了(其实现在也根本就没什么东西称得上是紧俏物资了吧),甚至国内很多地方也出现了巨大的ShoppingMall,里面卖的东西和美国的ShoppingMall里也都差不太多,很多东西的价钱或许还更便宜些吧.顺便提一下,近些年来出国公干的人中也很少再出现穿西装打领带逛街购物的现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