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超市买的进口龙眼,这一小筐的价格为十六元.个大的在外面一圈,个小的被巧妙地放在了中间.
今天去一家著名的大超市,在水果柜台上看到许多光鲜漂亮的进口水果,再一看价格差点吓一大跳,一种产自日本的苹果根本就不敢按斤卖--因为能买得起的人着实不多.估计经营者也知道这一点,而不得不按"个"来卖--一个苹果98元,数字还很吉利,只是不知道吃起来还是不是苹果的味道了.其他的进口水果也大都比国产的价格高出一到十几倍.许多顾客匆匆地从"高贵"的进口水果边上走过,我注意到并没有什么人购买.只是一些较便宜的进口水果倒是吸引了一些对"进口"俩字感兴趣的年轻人.我姑且也算其中的一个吧.
我发现一种产自越南的香蕉成色非常不一般,黄得可爱至极,价格也"仅仅"比国产的贵一倍左右.关键的是这种产自越南的香蕉没有一点瑕疵.我取了最小的一把放进了购物车.紧挨着进口香蕉的是进口龙眼,有泰国的也有越南的.其中产自越南的也比较便宜,不过也比国产的贵一倍.这种龙眼是放在一个封闭的小塑料筐里的,价格和进口香蕉一样也都是按重量称完之后标好价钱卖的.我也取了一筐放进了购物车.
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把两种水果的包装打开品尝了起来.没想到的是,那黄灿灿的香蕉几乎就是生的,难怪没有什么瑕疵呢;而龙眼则把我气坏了,外边一层是个个又大又靓,而里面藏着的则要小了许多,看上去简直就不是一个品种的.不过最关键的是这些龙眼的核都老大老大的,几乎就吃不到什么肉.此外,至少还有四分之一的龙眼已经发酸了,根本就不能食用.
我不知道自己的遭遇是不是个案,但从此以后本人不会再对那些所谓进口水果感冒了.当然,我并不是说所有外国进口的水果都这样,至少还有些属于物有所值的范畴,但和国产水果比起来感觉不应该在价格上有那么大的差距.想想咱们国产的小核龙眼吃起来什么滋味,再比较一下这进口货,在水果上盲目地崇洋媚外我看最好还是不必了吧.
经过牙膏柜台的时候我想顺便买一支牙膏,殷勤的理货员马上拿起一支外国品牌的牙膏向我推荐,说这种牙膏怎么怎么好.她真算找对人了,没等她说完我连忙摇头说:对不起小姐,牙膏我只用国产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