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北京铁三中教书的时候当过一年时间的班主任.一天我在给学生开班会的时候,不知道谁放了一个只响不臭的屁,惹的全班一阵哄堂大笑.屁大的事情本以为就过去了,可偏偏有两个淘气包互相指责起来,都说是对方放的.他俩这一闹就又惹的全班同学是一阵骚动.我想,不如借这个机会讲讲什么是涵养,什么是优雅,就借题发挥讲起了"放屁".没想到我的话题刚一开讲竟又激起一阵"报复性"的轰笑,而且这轰笑还有愈演愈烈之势.有个别的刺儿头更是故意发出怪声来,想把这场轰笑无限延长下去.为了及时有效地制止这场轰闹,我灵机一动喊道:现在我们大家一起作个游戏!
一听说作游戏,唰地一下全班安静下来.那几个刺儿头也不得不给我面子,暂时收起了他们的小伎俩.我则适时地开讲了.我首先卖了一个关子,问道:你们大家知道为什么刚才的笑声停不下来吗?众回答不知道.我说:那是因为你们的年龄还小,一部分同学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控制不住自己.为什么有的同学可以及时停住自己的笑声而另一部分同学不行呢?那是因为你们的神经系统发育水平不一样,有的人发育的好,有的人发育的不好.发育的好的同学能够象大人一样控制自己而发育不好的则不能...
我一看学生听的入了神儿,就及时说道:我们现在开始游戏,你们都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神经系统,看看谁还发育不好不能控制自己.接着我就给大家说了一个笑话,然后在学生们大笑的时候喊停,结果笑声很快就打住了,那几个聪明的刺儿头也半信半疑地被我调教好了.我一看时机已到,就给大家讲起"放屁的涵养"来,讲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人轰笑了.即使个别的地方实在好笑,学生们也不象先前那样地肆无忌惮而是多了几分控制.我告诉他们,世界上没有人不放屁,放屁本身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最后,我套用了英国一句古老的谚语:
所谓涵养并不是说不可以放屁,而是当别人不小心放屁以后,自己能够假装不知道...(原本是吃饭时并不是不可以把汤撒到桌上,而是当别人把汤撒掉之后假装不知道)
从那以后,不夸张地说,班里的孩子们还就真的显得有涵养了许多呢.
在<上海绅士礼仪手册>一书中关于放屁有这样的一段极其有趣:据说在旧时的上海滩,判断一个人是否绅士的条件之一是他必须具有一项本领,就是能够不吝脸面在大庭广众之下替女士认屁.比如说在某个舞会上,有某位小姐不慎放了一个响屁,在场的男士如果是绅士的话,必须温文尔雅地主动上前去认领这个屁:"对不起,本人不小心放了个屁."--用这样的方法来为女士解围.有的时候某位女士长得漂亮,一旦放屁就会有不止一位男士自告奋勇上去替她认这个屁呢:"对不起了大家,方才那个屁确实是本人所放!"一时间认屁之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有时,居然还发生两个绅士为争一个屁而耿耿于怀的尴尬哩......看来,作一个绅士难;作一个旧时上海滩的绅士更是难上加难哪!
放屁本是动物的本能,世界上再有涵养的人也不可能不放屁,只是有涵养的人知道应该在哪里放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