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学的时候还是八十年代末,每个学生一个月的开销大概也就是三五十块钱,而且还不需要交学费住宿费,甚至大多数人还能得到一定的补助.但即便是这样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读得起大学的,班里几个来自贫困山区的同学就经常连伙食费都紧紧巴巴的.几乎每次到了吃饭的时间,总会有个别同学磨磨蹭蹭要等到最后食堂都没什么人以后才去打饭.一来食堂里的饭菜卖到最后,大师傅的手都比刚开始卖的时候"宽松",晚点去可以得到多一点的量.二来去的晚,其他同学就不会注意到他(她)的碗里是什么菜,免得别人注意到自己经济上的窘迫.这样,贫困同学的自尊心就可以得到些许的保护.唯一的缺点就是冬天寒冷的季节也只能吃一口凉的饭菜了.
但是,这一切很快就因为她的到来而渐渐地改变了.对,她就是食堂里新来的卖饭大姐,那个说话带着绵绵的吴侬腔调的苏州大姐;那个看起来和八十年代的影星龚雪眉目间有几分相象的美丽的卖饭大姐.
这一切来的并不突然,而有些象江南的梅雨,那细细的雨丝竟象雾一样渐渐地包围了过来.没有人特地通知,更不会有什么广告,仅有的只是同学们私下里偷偷地口口相传.都知道买饭的时候一定要去美丽大姐的窗口买,因为她会悄悄地往你的碗里多加两个面筋塞肉,或是多放一个肉元(北京叫四喜丸子,扬州叫狮子头).所以,一时间学生食堂里常常会看到这样奇怪的风景:卖饭的其他窗口前排的队伍总是比美丽大姐的窗口前的队伍短.而为了不至于让这条队伍太长而引起注意,在此排队的同学大都心领神会地把队站得很紧,秩序也是那么默契地好.
最开心的就数班里的贫困学生了,因为他们往往只用一个青菜的钱就可以买到外加半份的肉菜哩.对于大学食堂里的这个秘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贫困同学知道了.那些天简直就是他们秘密的节日!不仅如此,一些并不贫困的同学也开始有一些人知道了美丽大姐窗前的秘密.我想,那一定是美丽大姐还分不清楚究竟哪些才是真正的贫困生,以至于也悄悄地往其他人碗里多放了一些吧...
起初,我和同宿舍的上海同学W也陶醉于每次多得到的两个面筋塞肉呢.可随着美丽大姐窗口前的队伍越来越长,为了不让这个奇怪的队伍穿帮,为了让真正的贫困同学享用这难得的实惠.我和W商量要去做做那些"不够贫困"的同学的工作,希望他们以后不要站在美丽大姐的窗口.另外,我们暗中草拟了一份贫困同学清单偷偷地塞给了美丽大姐,希望她能够掌握一下尺度,好让真正贫困的同学能够长期得到这难得的"待遇"而不被发觉..
后来的事情并没有象我们想象的那样发展下去.可能是有些人的告密,也可能是食堂出现了亏损,还有可能被发现了排队的异常.总之,美丽大姐忽然有一天就不见了,从此,食堂里就再也没有见过她那美丽的身影.那些天里,江南的天总是阴沉沉的,雨竟也下个不停.我脑子里时而浮现出小学课本里的散文:雨...一下就是三两天...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还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烟......
事情过去了这么久,可每当我站到某个单位食堂的卖饭窗口前,就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美丽的苏州大姐,想起大姐悄悄塞到我碗里的面筋塞肉.直到现在,我都还认为世上最可口的美食就是面筋塞肉呢.我心里也时常在挂念着,美丽的苏州大姐啊,你在他乡还好吗?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