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奥林匹克的精神是重在参与.其实无论我们的教练员还是运动员也都知道这个精神的意思.但是,我们的大多数教练和运动员却只限于知道而已,并没有用心去理解这一口号的深层含义,更没有身体力行地去实践这一崇高的精神,起码大多数教练和运动员还是锦标主义当先.获得冠军和金牌就一好百好,获得银牌或铜牌即意味着失败,更别说取得其他一般的名次了.而我们的观众也视金牌为唯一的胜利,却忽视了银牌和铜牌的宝贵意义.
不是吗,记得88年汉城奥运会我们只获得五枚金牌,全国上下一片失落.各种媒体连篇累读地报道着我们的失利,分析着我们的失败,哀叹着我们的失落.那些天,就好象世界的末日一样,阴霾一直笼罩着中华大地.我们的作家也炮制出<兵败汉城>一书,极其深刻地批判起我们的体制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等等等等......然而,那真的是失败吗?没有获得预期的金牌数就是失败?奥林匹克的精神不是重在参与吗?如果奖牌甚至金牌成为了唯一的目的,那么那些根本没有希望夺牌的亚洲非洲大洋洲的小国兄弟们来到奥运大家庭还有意义吗?奥运会真的就是众多小国的滑铁垆和耻辱地吗?当初顾拜旦先生创立奥运会的初衷难道仅仅是让各个国家多争取些金牌吗?
我们看到了96年奥运会上优秀的羽毛球运动员董炯在获得银牌后站在领奖台上的泣不成声;也注意到了外国运动员拿到银牌甚至铜牌时那一脸阳光灿烂的笑容。我当时就想我们的运动员何时也可以这样潇洒地笑着祝贺对手的成功,同样潇洒地笑着接受自己的“失败”呢?在中国无数个运动健儿当中我欣喜地看到了黄志红在“失败”后和其他国家运动员一样富有感染力的笑脸,这种“失败”后依然灿烂的笑脸越发显得富有魅力呢!记得我在和董炯聊天时含蓄地说了我的感受,他听后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光阴荏苒,转瞬间我们就将迎来在家门口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了。我想,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仅仅是满足于获得金牌第一的喜悦呢还是更多地以大国的心态去努力实践全世界的共同理念?我们的运动员能否在“失败”的时候也展露出灿烂的笑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