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方言难字考(23):能豆子→能豆+子

字义:有能力的人,多数时候蔑称逞能的人,比如:别搞得像能豆子一样,没人稀罕你;他可真是个能豆子,逮到别人的短处不得掉爪子了。
错解:“能”与“豆子”相关联,可能跟豆子的圆和善于滚动、炒起来会蹦会跳有关,所以合肥人说“能”往往有豆子作比喻。所谓“能豆子”,实际上是“能得像豆子”的简写。
试解:小小的豆子,即便能蹦、能跳、能炸,也神气不到哪里去,不可能作为“能力”的象征。
能,néng,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足似鹿,故皆从比也;从肉,犹龍(龙)之从肉也;能兽坚中(骨节实也),故称贤(坚)能。强壮,称能杰也。由此,“能”引申表示贤能、能杰,本义完全失去。也就是说,“能”的内在含义是“坚”(坚中)杰(强壮)。
坚,堅,jiān,《说文》土刚也,引申为凡物之刚,相当于“臤”;臤,qiān,古同“贤”,谓握之固也,相当于“紧”;紧,jǐn,缠丝急也,本义指紧緻、紧密;緻,zhì,密也,精致、细密也。由上观之,坚/臤/紧/緻这几个字的意思是结构紧密导致质地坚固,核心含义是“坚”,笃实、坚实、坚强也。
杰,jié,繁体傑,从人桀声,本义指才智出众的人。桀,鸡栖的高出地面的木桩,核心含义是“高”,相当于“揭”(高举)。傑,核心含义也是“高”引申表示高明、杰出。
坚/杰这两个字的读音是相通的,比如:简洁;接见;剪截;节俭。跟“坚”相关的一些字古音都读若“豆”:坚,土壤笃实也;紧,古音读dú,方言称为兜(dú)紧;緻,古音读夺(duó),方言称为紧夺夺的;实,古音读笃(dǔ),方言称为笃笃实实的。
由此推之,“杰”古音也读若“豆”:杰者高也,高古音读逗(dòu),突出也;截,断也;结,逗合也;节,段也;揭,突出来也;皆,都也;洁,透也;戒,堵也;姐,大也;借,贷也。
能,坚强、杰出也。“能”古音也读若“豆”:能,吕声,古读逗;嫩,小也,窦也;窿/笼,洞也;棱,逗合之处也;愣,逗留不动也;冷,冻也;拢,逗拢也;隆/垄,突出也;聋,堵住也;浓,笃厚也。
不难发现,“能”通“豆”,“能豆”是个连绵词,“豆”只是“能”的注音。类似的情况还有:(1)我们经常说“能动性”,其实“能动”也是连绵词。(2)才能,“才”的本义是小草初生,核心含义是“小”,窦也。(3)能力,力者筋也,古音读笃(dǔ)。(4)能耐,“耐”的本义是剃去鬓须的刑罚,古音读夺(duó)。
简言之,“能豆子”的词语结构不是“能+豆子”,而是“能豆+子”,也可以称为“能子”。“能”是才能,“子”是后缀表示人,“能豆子”就是具有能力的人,跟豆子没有任何关系。至于方言中多用于讽刺、蔑称,那是由儒家文化造成的,因为中国人不喜欢锋芒毕露、好为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