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叫化子(1):乞丐是什么意思?

(2015-01-28 14:44:27)

叫化子(1):乞丐是什么意思?
 

    乞丐,俗称“叫化子”,安庆方言称为“告化子”。j声古音是g声,“叫”就是“告”,“叫化子”就是“告化子”,这些都没有任何疑问。

    问题是,为什么乞丐称为“叫化子”?有人认为,叫者叫唤也,乞丐要沿途叫唤;化者,行过无礼也,章炳麟《新方言》“凡行过无礼者,非为暴客则多需求,故今人谓过人气贷为募化踵门气食者为叫化子”。这个解释是错误的:其一,乞丐未必行过无礼,所谓请求、恳求、央求、跪求也;其二,有的方言称为叫花子、抄化子,这证明“叫化子”只不过是个注音,不能从这些字本身去解释。

    1.看似“乞丐”的本字,实为假借

    在表示乞求、讨要、索取的字词中,有一些属于假借。

(1)要,“腰”的古字,本义指人的腰部。

(2)求,古文裘字,本义皮衣,后加衣为裘,而“求”假借为乞求。

(3)讨,《说文》治也,用言论和法度进行处治,本义声讨。

(4)索,本义大绳子。

(5)乞,气的俗字,云气也。

(6)觅,本字覛、眽,《说文》邪视、相视也,觅为篆之伪体。

    在表示给予、救济的字词中,也有一些属于假借,这属于反训。所谓反训,义相反而兼通也,比如:大小、治乱、南北、故今、去藏、废置、买卖等。义有相反实相因者,皆此类也。

(7)援,yuán,本义牵引、攀援,假借为救助。

(8)赈,zhèn,富也,富饶也。“赈”的本字是振,振给、振贷皆作振,举救也。

(9)足,zú,人之足也。假借为满、止,表示充实、完备、足够、满足。

(10)抚,fǔ,揗也,摩也。假借为救济、救助。

(11)施,shī,旗貌,旗旖施也。假借为𢻱、𢾭,表示给予、施舍。

(12)布,bù,麻织也,引伸之凡散之曰布,铺也。又引伸为布施。

(13)找,zhǎo,《集韵》音华,与划同。又俗音爪,补不足曰找,退回。假借为觅取、寻求。

(14)缴,jiǎo,系在箭上的生丝绳,射鸟用。缴绕,犹缠绕也。假借为交纳、上缴。交,jiāo,交胫也,假借为送上、付给。

(15)济,jì,本义水名,假借为救济、拯救。

 

叫化子(1):乞丐是什么意思?

    2.不专门表示“乞丐”,只不过是通语或引申

(1)取,qǔ,《说文》捕取也,本义割下左耳,表示一般意义上的提取。

(2)拿,ná,拏,持拿、执取、牵引,只表示一般意义上的握持。

(3)请,qǐng,谒也,求也,乞也,若后人书刺自言爵里姓名并列所白事。乞求,干请也。

(4)收,shōu,捕,取也,聚也,振也。凡物可收成者,则谓之收。

(5)献,xiàn,本义献祭,引申为进献。

(6)救,jiù,阻止,禁止,护也,以礼防禁人之过者也。引申为救助。

(7)资,zī,货也,居积也。本义钱财,引申为资助。

(8)护,hù,救视也,保卫、保护,救助也。

(9)舍,shě,市居曰舍。舍可止,引伸为凡止之称。凡止于是曰舍,止而不为亦曰舍。舍捨二字义相同。

(10)赐,cì,予也。解诂,賚贡锡畀予况,賜也。

(11)畀,bì,相付与之,赐也,从丌甶声。

(12)赉,lài,赐予、给予,赏赐。俗误为“拿”。

(13)儌,jiǎo,儌幸,覬非望也,贪求不止。安庆方言读若见:见见不识已,实为:儌儌不识已。后人以边徼之“徼”为儌倖之儌,俗曰“边角料”,实为“边徼料”。儌又作侥,儌倖写为侥幸。侥幸的本义是非分之想,后引申为意外获得成功。

(14)觊,jì,覬,觊觎,惦记,希望得到,非分的希望或企图。𣢆𡴘,𣢆,jì,𡴘也,幸也,与觊音义皆同,今字作冀。

(15)捐,juān,弃也,舍弃、除去、废除。

(16)敛,liǎn,收也,欲也,聚集也。《康熙字典》又予也。

 

叫化子(1):乞丐是什么意思?

    3.跟“乞丐”有紧密联系,核心含义是补足、救济

(1)帮,bāng,幫衣,治履边也。引申为裨帖,凡事物旁取者皆曰帮。

(2)助,zhù,左也,佐也,从力且声。

(3)赡,shàn,给也。周也。助也,犹未足以赡其欲也,又作𩟋。

(4)充,chōng,长也、高也、美也、塞也、满也。引申为补足。

(5)补,bǔ,完衣也,本义补衣服。既袒则宜補之,引伸为凡相益之称。

(6)益,yì,饶也,饱也,溢也,凡有余曰饶。饶,然后能补益。

(7)拨,bō,治也,理也,整理也。引申为调拨、排除,方言读若感:把我碗里的饭拨(感)点给你。铺石头,方言称为拨脚,又称为感脚。

(8)募,mù,广泛征求也。从力莫声。

(9)贶,kuàng,赐也,从贝兄声。款待,贶待也。

(10)匀,yún,帀也,徧也,遍也,周齐也,均匀也。

(11)賙,zhōu,《玉篇》给也,赡也,收也。谓礼物不备相给足也。

(12)输,shū,委输也,委随输寫也。以车迁贿曰委输,亦单言曰输。引申之,凡倾寫皆曰输。输于彼,则彼赢而此不足,故胜负曰赢输。

(13)赋,fù,敛也,稟受也,给与也。凡言以物班(搬)布与人曰赋。

(14)乞,qǐ,实为“气”的俗字,表示云气。“乞丐”的“乞”,本字是“氣”,《说文》馈客芻米也,本义是给予、馈赠。后来“氣”假借为云气字,便后造“餼”代替“氣”。

(15)丐,gài,本字匃、匄,外面的勹是包裹,里面的亾、亡表音。《说文》氣也。今人以物与人曰给,其实当用匄字。也就是说,乞、丐两个字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俗以氣求为入声,以气与为去声。求之曰氣匄。因而与之亦曰氣匄也。俗写为“乞丐”。

(16)禀,bǐng,《说文》赐谷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赐谷曰禀,受赐亦曰禀。引伸之凡上所赋,下所受皆曰禀”。

(17)贷,dài,《说文》施也,谓我施人曰贷也。《玉篇》假也,借盈也,以物与人更还其主也。《唐韵正》乞贷之贷为入声,出贷与人之贷为去声。

(18)借,jiè,本字𠎥,假也,贷也,助也。借进、借出,皆曰借。

(19)受,shòu,《说文》相付也。授者自此言,受者自彼言,其为相付一也。

(20)付,fù,与也、予也、授也、畀也,从寸持物对人。

(21)与,yú,赐予也,一勺为与。“与”别于“與”,與者朋党也。

(22)予,yú,推予也,赐也,象两手相予之形。予与古今字。

(23)给,gěi,相足也。彼不足此足之也,故从合。

 

叫化子(1):乞丐是什么意思?

    4.方言中表示“乞丐”的字词

    这些方言顽强保留着古音,我们可以从中搜寻“乞丐”的音变。

(1)告化子。安徽方言。

(2)饭的、饭的。安徽方言。

(3)魔道。太原方言。

(4)馍。青海方言。寻口,特指那种因自身不成器而要饭的。

(5)讨子、讨口。

(6)讨人、讨吃的。

(7)吃、乞食。福州方言。

(8)拿抓。安顺方言。

(9)K家。闽南语。

(10)老巴儿。建水方言。

(11)黑衣。南宁方言。

(12)子。北京方言。

(13)儿。

(14)化子。

(15)挂竿儿。丐帮帮主称“竿儿头”。

    以上四点,我们只是做了点基础工作,为后面的分析准备前期材料。

 

叫化子(1):乞丐是什么意思?叫化子(1):乞丐是什么意思?



叫化子(1):乞丐是什么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