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庆特色饮食(十二):嘎儿

(2014-02-05 19:46:11)

 安庆特色饮食(十二):嘎儿

    安庆人说到“肉”,一律指猪肉。如果指其它的肉,一定会特别说明,比如:鸡肉、鱼肉、牛肉、羊肉等。

    猪、马、牛、羊、驴都是大牲畜,但安庆不养马、驴、羊,养牛是用来耕田的,只有养猪是专门用来吃的。

    猪,豬,又称豕、彘、豨,皆通名。由于猪是专门用来吃的,其寿命一般都不超过一年。所谓过年猪,熬不了过年这一关。猪是有灵性的,舍不得死,被宰杀之前青嘶鬼叫的,没用。

    杀猪可不是一刀了事,这里简单介绍一下程序:两个壮汉一头一尾将猪逮住→放在门板上按住,猪头稍离门板→(……)→用木盆接住猪𥁃子→用特制的扦杆从猪脚插入,然后往里面吹气→用细绳把四只脚拴起来→用木槌子拍打吹鼓起来的猪肚子→将猪放进腰盆中,倒入开水,用特制的刮子去毛→将铁勾子挂在梯子上,吊起整个猪开膛,扒出内脏下水→将猪放在门板上,剁掉猪头、猪脚,称一下猪壳子的重量→将猪肉切成若干块备用。

 

安庆特色饮食(十二):嘎儿

安庆特色饮食(十二):嘎儿

    猪内脏,又称猪杂、猪下水,只要烹制方法得当,味道同样佳美。宰杀一头猪,下水可以吃老长的时间。

    猪血。又称猪𥁃子,在刚放出来的热血盆内加适量的盐,小火蒸煮片刻,方言称为熯,读若谨。凝固后用刀切成小块,用冷水养着。猪𥁃子烧豆腐、烧肉、烧青菜,味道都很不错。猪血还可以用来染鱼网,染好后晒干,防止鱼网腐烂。

    猪油。猪是吃了睡,睡了吃的家伙,徒长一身油膘。猪肚子上整块的油,称为板油,很板实;肠道周边零碎的油,称为花油。此外,肥肉也可以炼油。猪油炼过后剩下来的油馇子,用沙糖伴着吃,也别有风味,但油炸食物据说不太健康。

    猪脚,又称猪蹄子,南方称为猪手,安庆方言称为猪脚爪子。它可以炖着吃、煨着吃,肥而不腻,据说还能美容。

    猪心肺。主要烹调方法是煨着吃,多用于病后的调理。

    猪肠子。由于这个东西来路不正,又比较肥腻,有不少人是不吃的。但喜欢吃的人却认为它是佳肴,垂涎三尺。

    大多数猪内杂,都卤着吃。卤猪肚子、猪腰子、猪头肉、猪舌条、猪耳朵、猪尾巴,味道各不相同,是充当凉菜的佳品。 



安庆特色饮食(十二):嘎儿

安庆特色饮食(十二):嘎儿

安庆特色饮食(十二):嘎儿

    猪肉,ròu,方言读yù,读若育的方言音。这属于“肉”的正常音变,本字还是“肉”。但是,安庆方言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称呼:嘎儿。比如:发狠做事,回去给恩吃嘎儿。有人将这个字写为臈、佳、夬,其实,“嘎”的本字就是“肉”。方言所说的“嘎儿”,本字就是“肉儿”。

    肉,《说文》胾肉。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脔,luán,臞也,块割也,切成小块的肉。脔脔,切成小块的肉。从字义上看,方言的“嘎儿”表示肉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关键是读音。

    肉,ròu,读音来源有两个:一是表示小,小块肉也;二是表示柔软,区别于骨头。无论是哪个来源,上古音读若窦,鄂音读若nga,压的方言音,而“压”又读若架(ga),音近嘎。

    我们再多举几个鄂音nga变为ga的例字,以佐证上述说法。

    (1)压,鄂音读若鸭的方言音,音变为ga,相当于“架”(ga)。

    (2)间,鄂音读若丫的方言音,音变为gan,比如:请大家间(丫,gan)开来一点。

    (3)夹,鄂音读若丫的方言音,音变为ga,比如:他把钱夹(丫,ga)在书里面。

    (4)芽,才也,鄂音读若牙的方言音,音变为gan,刚才。

    (5)伢,鄂音读若牙的方言音,音变为ga,读若嘎。北方多称小孩为嘎子,小兵张嘎,嘎通伢。

    (6)家,洞也,古代的家其实就是个洞。洞者,孔也,眼也,鄂音读ngan,读若眼的方言音,音变为ga。

    (7)割,鄂音读若压的方言音,音变为gē。

    (8)跟,鄂音读若丫的方言音,音变为gēn,比如:小伢节总是跟(丫)在大老人后面。跟从艮,本义止,方言称为艮住了,又称为艮(nge鹅)住了。

    (9)讲,鄂音读若丫的方言音,比如:把我东西拿走之都不讲(丫)一声。音变为gan,读若敢。

    (10)垫,鄂音读若丫的方言音,音变为gan,比如:拿一张报纸垫(丫,gan)在屁股底下。

 

安庆特色饮食(十二):嘎儿

    猪肉,分为肥肉与瘦肉。瘦肉,安庆方言称为jīng肉,读若精肉。

    肥肉,含脂肪多的肉类,本字可能是“腻”,《说文》上肥也,肥腻。肌肤若冰雪,脂膏也,此所谓上肥也,即肥肉的脂肪好象冰雪。但是,肥肉的核心含义是泡松、松软,泡肥也。

    瘦肉,富含蛋白质的肉类,即比肥肉要板结、紧密、笃实的肉。概而言之,肥肉就是“泡肉”“松肉”“蓬肉”,瘦肉就是“紧肉”“板肉”“实肉”。所以,瘦肉方言称为jīng肉,实为“紧肉”。

    “瘦肉”是“紧肉”的假借,说明“紧”(jǐn)“瘦”(shòu)的读音是相通的。举例说明:

    (1)紧,束也,音近瘦。

    (2)茎,音近紧,竦立也。

    (3)惊,音近紧,惊悚也。

    (4)京,高也,耸立也。

    (5)精,择、拣、揀、挑,搜也。

    (6)筋,肉之力也,立,竦立也。

    (7)经,竖纱、纵线,竖立,竦立也。

    (8)静,肃静。

    (9)俗,市井。

    (10)疏,通也,空也,间隔也。

    (11)搜,本字叟,寻找也,方言读若情,音近精、紧。

    (12)数,音近瘦,计也,系也,紧也。

    (13)瘦,瘠也,本作膌。瘠,音近精、紧。精瘦的、瘦精精的,正确的写法应当是“瘠瘦的”“瘦瘠瘠的”。

    (14)溲,音近瘦,浸沃也。浸音近精、紧。

    (15)擞,抖擞,哆嗦。

    (16)馊,酸臭,从酉夋声,俊、竣从夋声,读若jùn。

 

安庆特色饮食(十二):嘎儿

安庆特色饮食(十二):嘎儿

    红烧肉。不管你是否喜欢吃肥肉,一定要选用带皮的五花肉烹制。如果嫌油性大,可以放入蘑菇、千张结、干菜、干笋等配料吸油。最重要的是猪肉本身,家养的黑猪肉最佳,家养的白猪肉次之,饲养的白猪肉最差。反正,长得快的东西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粉蒸肉。又称为米粉肉,方言称为鲊肉。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红白相间,嫩而不糜,米粉油润,五香味浓郁。根据烹饪方法,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偏咸。做鲊肉比较麻烦费事,一般只在肥肉没法处理时才做一些,因为鲊肉不太腻人。

    火烘肉。选用较肥的五花肉,切成长方形薄片→加上盐、酱油、味精等佐料,拌匀后放在大钵里→放入密实的筛子上沥水→将米和茴香八角一起炒到半熟,磨成糙糙、香香的鲊肉粉待用→用炭炉烘烤,不断翻动使受热均匀,烘烤得渗出油来→将烧出油的肉放到鲊粉里打个滚,如是反复三到四次→将烧好的火烘肉放入瓦罐里储存,据说长久不腐。吃的时候蒸一下,外脆里嫩,肥而不腻,连鲊粉都好吃,最重要的是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当初发明火烘肉大概有三个原因,一是猪肉太肥无法处理,二是用火熏可以盖住稍微变质肉类的味道,三是火熏去掉水份的肉类可以长久放置。

 

安庆特色饮食(十二):嘎儿

安庆特色饮食(十二):嘎儿

安庆特色饮食(十二):嘎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