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言本字考(230):角子(硬币)

(2012-07-31 10:07:20)
标签:

杂谈

分类: 方言本字(千言万语)

方言本字考(230):角子(硬币)

方言本字考(230):角子(硬币)

 

    安庆方言将硬币称为“角子”。

    为什么这样称呼?各种说法可谓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1)国子。硬币上通常有国徽、国号,所以称为国子。这个说法简直不值一驳,且不说古代铸币上通常只有“通宝”“五铢”几个字,晚清及国民时期的硬币上面是一条龙。如果说“国子”表示国家铸造,那么纸币、银票又是谁制造的呢?而且,谁说硬币就一定是国家铸造的呢?晚清的“光绪元宝”,总厂和十九个省局共同铸造。(2)边角。古代以贵重金属为通货,大的铸造银锭等,若用零钱,如几两几钱,则多剪下边角称量,这些碎银就是角子。这个说法错误颇多:古代称量用银时,先后在各地铸造了各种形状、各种重量、各种含量的银饼、铤、锭和牌等银块,辅以碎银子,再辅以铜币,日常交易时需要切割的情况并不多。当时最麻烦的不是切割,而是称重和定成色。

 

方言本字考(230):角子(硬币)

    1.“角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现在,“角子”当然指硬币,但是,当初“角子”名称刚出现的时候肯定不是这样。旧时银元称为洋钱,因为中国最早的银元是洋人铸造的。一圆币值的洋钱称为“大洋”,其它币值的洋钱则称为“角洋”。鲁迅《阿Q正传》“他赢了又赢,铜钱变成角洋,角洋变成大洋,大洋又成了叠”。从中不难看出,“大洋”就是主币,“角洋”就是辅币,而“角洋”就是“角子”。不难看出,一圆虽然也是硬币,但从来不称为角子,因为它是主币。所以,“角子”是指辅币,相当于“零钱”。

 

 方言本字考(230):角子(硬币)

    2.角币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硬币有多种,大家最熟悉的是铜币和银币。铜币历史久远,币值单位有钱、文、分、厘、毫等,没有发现“角币”。银币早期都是从外国输入,我国最早的银元起源于上海银饼,最出名的是“光绪元宝”。在总厂和各省铸造的众多“光绪元宝”版本中,辅币一般有钱、分、厘3种,只有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奉天省的“光绪元宝”才出现了五角、贰角、壹角、半角的“角币”。最为出名的民国“袁大头”银元系统,币值分别是:壹元、中元(五角)、贰角、壹角(以上银币4种)、五分(镍币1种)、贰分、壹分、五厘、贰厘、壹厘(以上铜币5种)。当中也有“角币”,而且有3种。考虑到袁大头跟奉天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袁大头”的“角币”搞不好就是从奉天“光绪元宝”借鉴过来的。

 

方言本字考(230):角子(硬币)

    3.“角子”的称呼何时开始?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角币”出现得很迟,如果“角子”的称呼出现得非常早,那么“角子”与“角币”就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角子”的称呼与“角币”的出现同时或稍后,它们之间就肯定有关系。据考证,“角子”的称呼相当迟,不会早于晚清,估计就是从奉天“光绪元宝”开始的。这样,基本可以确定“角子”的“角”,是指贰角、壹角的角币。

 

方言本字考(230):角子(硬币)

    4.为什么“角子”不指分币和厘币?

    辅币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除了“角”,还有“分”和“厘”等。比如:铜币中有钱、文、分、厘、毫等;“光绪元宝”中有钱、分、厘;“袁大头”中有角、分、厘。既然“角子”是指辅币,相当于现在的“零钱”,而辅币还包括分币和厘币,为什么只称为“角子”,而不称为“分子”“厘子”呢?这是因为,最初的角币都是银币,没有铜币。“袁大头”中虽然有分、厘,但它们是镍币和铜币。所以,虽然铜币肯定是辅币,肯定是零钱,但从来不称为“角子”。也就是说,银币中只有圆和角。旧时银元称为洋钱,壹圆币值的洋钱称为“大洋”,其它币值的洋钱则称为“角洋”。从中不难看出,“大洋”就是主币壹圆,“角洋”就是辅币角币,而“角洋”就是“角子”。

 

方言本字考(230):角子(硬币)

    5.为什么“角子”又指所有硬币?

    事物的发展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当初,“角子”是指旧时通用的币值一角、两角的小银币。但是,同时又伴随着大量的铜币、镍币,币值也各不相同。它们的形状差不多,都属于硬币,而且铜币、镍币更不值钱。慢慢地,老百姓就将所有的硬币统称为“角子”,相当于“零钱”。这种现象在民间方言中大量存在。最典型的例子是:喊你去吃饭,难道你不吃菜?

 

方言本字考(230):角子(硬币)

    6.“角币”当中的“角”是什么意思?

    或曰,早先银锭切角分割成小块,发行银币后的辅币便有了银角子,这个“角”就是来源于银锭的边角。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属于典型的望文生义。

    (1)铺币通常有角、分、厘,如果“角”是边角的意思,你如何解释“分”和“厘”呢?其实,角、分、厘,都含有分割、分离的意思。分,别也,分开也;角,通割(角,古音读若割),切割也;厘,通劙、离,分离也;文,通刎,割也。一般来说,主币称为“圆”,代表圆满、完整、完全,铺币则是从“圆”这个整体上切割下的一部分,所以用表示切割的“角”“分”“厘”代表。切割下的一部分自然比整体小、少,所以表示铺币,表示少量、微小。只要我们将问题综合起来考虑,就会一目了然。

    (2)银元一角,有的铸币上又称为一毫(见下图),“毫”表示微小。这个例证无可辩驳地证明,“角”跟边角没有任何关系。“角”与“分”“厘”一样,都是以切割下来的小块来代表铺币。

    总结如下:“角子”是指旧时通用的币值一角、两角的小银币。当时的银币只有“圆”和“角”, “圆”是主币称为“大洋”,“角”是铺币称为“角洋”。“角币”的“角”通割,分解也,以分解下的零碎表示铺币。后来,“角子”的含义从“银角子”泛指为一切硬币,相当于零钱。

 

方言本字考(230):角子(硬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