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言本字考(215):调皮

(2012-06-21 22:18:48)
标签:

杂谈

方言本字考(215):调皮

 方言本字考(215):调皮

 

    小孩子调皮捣蛋,称为淘气、顽皮。不过,调皮、淘气、顽皮3个词,都无法从字面上去理解,因为它们都是注音。正因为是注音,所以,调皮又称为挑皮、佻皮、调脾,淘气又称为啕气。反正都是注音,怎么写并不是太重要。

    调,本义是调和、协调,从言,周声,古音读若都;皮,本义用手剥兽皮,相当于剥,古音读若夺、都;淘,本义是用水冲洗以去除杂质,古音读若都;气,本义指云气,古音读若都;顽,古音读若都。由此可知,调皮、淘气、顽皮3个词都是叠词,古音读若都。

    那么,这个字的本字是什么呢?

 

方言本字考(215):调皮

    在安庆方言中,形容小孩子调皮、淘气、顽皮,涉及到3个字:。比如:这小伢是个费头子;他搅之一下不得歇;小伢侪多之厌死之。

    (1)费,fèi,古无轻唇音,“费”上古读若都。费者,花费也,花上古读若朵、都;费者,出之也,出上古读若都。

    (2)搅,jiǎo,古无jqx声,“搅”上古读若跺、都。搅从觉,觉者,悟也,悟上古读若都。搅者,乱也,乱上古读若都。搅,音近椒,椒从叔,叔者豆也。搅动,和(huò)也,上古读若跺、都。给猪喂食,安庆方言称为讨猪食,本字就是搅猪食,因为猪食从来都是几种东西搅在一起,一般不会将单一食物喂猪。讨,乞也,上古读若都,可见“搅”上古也读若都。

    (3)厌,厭,yàn,本义指一物压在另一物上。今天,安庆方言中还有“厌”这种原始的意思,比如“厌鸡屎”,即是将青灰压在鸡屎上面。还有一个音形与“厭”相似的字“猒”,又作餍,本义是吃多了、吃撑了。比如:肥肉吃多了猒人;糯米饭吃多之,猒之好难受。饱足则人意倦矣,故引伸为猒倦。现在,猒、厭不分,都简写为“厌”。但从中我们得知,“厌”等同于“压”,而“压”上古读若跺、答。讨厌,讨上古读若都,厌上古也读若都。

    通过上面分析,我们得知这个表示调皮的本字,上古读若都,后来音变为:调皮、淘气、顽皮、费、搅、厌。它到底是哪一个字呢?

 

方言本字考(215):调皮

    从表面上看,这个本字并不难找,它就是“狯”。(1)《扬子·方言》狯也。秦晋之间曰狯,楚谓之劋。狯,音近费;劋,音近搅。(2)章炳麟《新方言》“今直隶山东谓小儿狡诈曰姡嬒,声如发坏,或如发费。四川谓小儿好游戏亦曰狯,音如费”。

    但是,章先生的这个解释是有问题的。“狯”的本义是狡猾,《说文》狯,狡狯也。《扬子·方言》所说的“秦晋之间曰狯,楚谓之劋”,指的就是狡猾,本义并非指小孩调皮。劋,相当于现在的“狡”,狯,相当于现在的“滑”,劋狯,狡猾也。小孩子生来天真无邪,何来狡猾、狡诈可言?虽然我们暂时不知道本字是什么,但它肯定不是指狡猾、狡诈,而是指多动、闹人、吵人、烦人、厌人、嘁人。所以,形容小孩子调皮的那个“费”,本字应当不是“狯”。

 

方言本字考(215):调皮

    这个本字是“㞕”。《说文》“㞕,动作切切也,从尸䏌声”。《徐曰》“居既从尸,动亦从尸。屑屑,屡动作也”。《前汉·王良传》“往来㞕㞕不惮烦”。“动作切切”正好符合小孩子调皮之义,䏌声即八声,上古读若都,读音也相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动作切切也,方言曰㞕㞕,不安也。又曰,㞕,劳也”。劳,剧也,用力甚也,本义指勤苦多动。从各方面情况看,“㞕”都是指小孩子调皮。

    问题是,“㞕”,xiè,隶作“屑”。也就是说,“㞕”现在写为“屑”。这就让我们奇怪了,“屑”一般指碎末,比如:木屑、纸屑,怎么会用来形容小孩子调皮呢?

    (1)“屑”的本义就是动作切切,即频繁多动,不可能指碎末,“屑”用来指碎末时是假借。因为,屑、末、小,上古音都读若窦、都,所以,屑、末都假借为小的碎物。久之,“屑”的本义被我们完全遗忘了。

    (2)屑,xiè,古无jqx声,屑从肖,肖小同音,上古音读若窦、都。由之,读音上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屑,有可能音变为“费”,一个东西很薄,安庆方言称为“费消的”;屑,有可能音变为“搅”,叫(音近搅)嚣是也;屑,有可能音变为“厌”,因为夜(音近厌)又称为宵。

    现在我们终于弄清楚:那个表示调皮的本字,上古读若都,后来音变为:调皮、淘气、顽皮、费、搅、厌。它的本字是“屑”,实在让我们意想不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