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言本字考(204):磨蹭

(2012-05-07 20:49:07)
标签:

杂谈

方言本字考(204):磨蹭

方言本字考(204):磨蹭
 

    表示一个人动作慢,在方言中叫mō,读若摸。比如:她做事mō得很,人家吃中饭她吃早饭;你要再mō,担心儿子还没有人家孙子大。

    从表面看,这个字似乎是“磨”。(1)普通话中有一个词叫“磨蹭”,表示行动迟缓、做事拖拉;(2)蘑菇战,是指软磨硬泡、拖延时间的战术。“泡蘑菇”不是指将蘑菇泡在水里,而是指故意纠缠而拖延时间。(3)在通用字典中,“磨”都有拖延、耗时的意思,比如磨缠、磨功夫。

    问题是,“磨”在方言中并不读作mó,而是读作mō。虽然通用字典中“磨”都有拖延、耗时的意思,但这明显是假借后的意思,并不是本义,也不是引申之义。磨,mó,本义磨治石器,《诗·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古音读若逗,取音于去、除,磨治就是去除毛刺。因为“磨”古音读若逗,同音假借为“磨子”,因为磨子研制物品时转圈,而“转”古音读若逗。由此我们得知,表示动作迟缓的那个字,古音一定读若逗。方言常说“这个老太婆一路到现在才到家”,从中不难看出,表示动作迟缓的那个字,古音一定读若逗。

 

方言本字考(204):磨蹭

    1.下面一些字是注音假借字,现在表示动作迟缓,但本义跟动作迟缓没有关系。

    (1)磨蹭。磨,mó,本义磨治石器;蹭,本义是摩擦,古音读若荡、逗,比如:把手蹭破了、蹭破一层皮。可见,磨、蹭两个字都是注音字,本义跟拖延时间毫无关系。

    (2)磨几。“几”明显是注音字,古音读若逗。

    (3)缓。本义是宽松、宽大,上古音读若逗。在这里是注音字,表示迟缓,磨蹭也。

    (4)耽搁。“耽”,本义耳朵大而且下垂,古音读若逗;“搁”本义放置,古音读若夺。可见,“耽搁”表示磨蹭时,只不过是注音。“耽误”也一样,也是注音。

    (5)憨。hān,行动迟缓也。“憨”的本义是愚蠢,明显不是迟缓的本字。有人说,痴呆之人头脑反应比较迟缓,所以“憨”在方言中引申为动作慢。这个解释是不正确的,因为憨子不是反应迟缓,而是反应异常。实际上,hān,上古音读若豆,所以愚蠢之人又称为憨豆。可见,表示迟缓的本字上古音读若豆,又音变为憨。

    (6)拖拉。拖、拉都是动词,表示动作迟缓时明显是注音。拖,上古音读若夺、逗;拉,从立,上古音读若逗。“拖拉”本来跟动作迟缓毫无关系,只是同音假借为“磨蹭”。拖延、拖沓也一样,都是注音词。

 

方言本字考(204):磨蹭

    2.下面一些字跟动作迟缓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表示动作迟缓的本字。

    (1)晚。wǎn,暮也,本义傍晚、黄昏。古无轻唇音,wǎn古音应当读mǎn,读若慢。但是,“晚”从免,免者,除也,上古音读若逗。可见,“晚”表示时间迟缓、时间靠后时,也是注音。

    (2)晏。àn,方言读若岸,表示时间迟缓。“晏”现在读yàn,本义是晴朗,跟动作迟缓毫无关系。只不过表示时间迟缓的àn上古音读若逗,“晏”上古音也读若逗,所以假借。实际上,表示时间迟缓的àn,本字就是“晚”,而不是“晏”。“晚”,上古音也读若逗。

    (3)逗。止也,逗留也。“逗”,读音没有问题,但它肯定不是动作迟缓的本字,因为“逗”不是迟缓的问题,而是直接停止不前了。

    (4)慢。màn,现在表示动作迟缓。从读音和字义两方面看,“慢”最有可能是表示动作迟缓mō的本字。其实不然,“慢”本义轻慢、怠慢,即对人无礼貌,上古音读若逗,同音假借表示动作迟缓。慢谩馒蔓曼绵棉免娩勉冕面晚挽万,古音相同,读若逗。馒,圆也,馒头也,圆、头古音读若逗;免,除也,止也,古音读若逗;娩,出也,吐也,古音读若逗;面,圆也,古音读若逗;万,本义蝎虫也,假借为多,古音读若逗。

 

方言本字考(204):磨蹭

    3.下面两个字直接表示动作迟缓,都有可能是表示动作迟缓的本字。

    (1)迟。《说文》徐行也,本义慢慢走,上古音读若逗。迟弟悌娣第梯荑绨坻,上古音相同,读若逗。“迟”没有别的意思,只表示迟缓、缓慢。《说文解字注》“今人谓稽延为迟,平声;谓待之为迟,去声”。意思是说,“迟”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迟缓的过程,平声,相当于“慢”,比如:他迟迟不来;《诗·邶风·谷风》曰:行道遲遲。二是表示迟缓的结果,去声,相当于“晚”,比如:晚饭搞迟了;老迟到总是不对的。“迟”很可能就是表示动作迟缓的本字,因为读音是相符的,字义是相合的。

    (2)徐,《说文》安行也,本义慢步走,上古音读若逗。安,上古音读若逗,安行就是徐行。“徐”方言读若除,除上古音读若逗。徐从余,余上古音读若逗。“徐”字义也比较单纯,表示迟缓、缓慢。但是,“徐”与“迟”字义不同之处在于,“徐”只是表示动作迟缓,并无有意拖延、耽搁的意思,而“迟”则有拖延的意思。

 

方言本字考(204):磨蹭

    由此可见,从一般意义上讲,“迟”“徐”都是表示动作迟缓的本字,从严格意义上讲,“迟”可能更准确一些。只是,“迟”“徐”在方言中已经音变为mō、mǎn、hān。mō是mu的音变,mu上古音读若逗;mǎn是dǎn、du的音变;hān是dǎn、du的音变。m声、h声上古音基本上是d声。现在,如果将这些方言字替代为本字“迟”“徐”,大家已经很不习惯。比如:他动作好迟(hān)、他徐(mō)到现在才来。

    好多所谓有音无字的方言字,实际上就是一些常用字,只不过由于音变的原因,让我们难以识别。在中古乃至近古时期,由于当时的人对上古音研究不透,为了表示这些所谓有音无字的方言字,发明了好多后造字,更是假借了好多注音字,使得汉字更加混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