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节”将至,影响资金节奏!

(2021-09-11 20:55:16)
标签:

财经

股市

市场

下周

资金节奏

分类: 市场分析

“双节”将至,影响资金节奏!


资金都是以利为先,

有利,则留;无利,则走。

一.目前的市场里有“三强”!

指数强(沪市)。连续三周收阳,指数一口气强势突破3600、3700两道整数关口。

个股强。特别是近两个月里的“中流砥柱”周期股(煤炭、钢铁、有色、化工、电力),很多个股上攻具有很强的持续性。并且也带动了其它类周期板块走强。

由于这其中,有些个股近期涨幅已经比较大,再加上指数又逼近前期市场3731高点位置,大家心中的“恐高、恐跌”心理不但没减少,反而加重了。

这是博弈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博弈心理:越高、越怕震!越高,越怕跌!

怕震,是因为怕见顶。

怕跌,是因为怕失去到手的利润。

总之,这种情况,每当市场在冲击前期高点的时候,都会在市场中蔓延开。

既然是正常的博弈心理表现,那就坦然一些,“平常心”一些;

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技术方法,可以借鉴用之------如果,某只个股的月级、季度级上,出现了一根长大阳K线时,一旦日级价格上攻遇阻了,就应该主动减持一些仓位。这是作中线过程中的灵活应对之策。待后期价格回打下来震荡时,再低买回筹码。

但如果你是做短线、或者波段博弈的,一旦出现上面这种情况时,“先减、后撤出”两步即可。

“先减”,是当这只股的月级、季度级上,出现大长阳K线时,一旦日级上攻遇阻,先减至少3分之1仓、或2分之1仓;

“后撤出”,是在“先减”之后,关注短线该股是否会成顶?没成顶,则用余仓博弈(虽然,新增利润会减少,但相应的所承担风险也会减少)。若成顶,余仓“撤出”即可。

做股赚钱的时候,千万别纠结利润的多赚和少赚,这是“心魔”,得除!

“心魔”变少的时候,博弈的成功率也会明显提高。

关注博弈的成功率,要比关注每次多赚少赚更重要。

另外,我的看法,周期股的板块还是挺多的,这与我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全行业全产业链都具备的特殊国家情况有密切关系。

又恰逢目前世界很多消费大国深陷后疫情中难以马上摆脱之际,能够提供全产业链商品的国家,只有我国。

所以,目前市场里的周期股活跃,并不是简单的国内市场供需问题,而应站在国际的角度看问题。

因此,在全球后疫情的情况没有很明显缓解之前,国内周期股的热点应该还会持续,但周期股的板块会形成轮动。

还有一点,前两年资金抱团的酒类....等个股,资金的博弈路径是-----从“质优估值低”,一直博弈到“质优估值高”。

我认为,目前的周期股里,也会有很多个股,走同样的博弈路径-----从“质优估值低”,一直博弈到“质优估值高”。(当然,不可能是所有周期股的,只会是其中的一批代表者!)

从这个角度看,市场里的资金博弈手法,变了吗?

没有。

问题是,你的博弈思维是否同拍?!

量能强(沪深两市)。连续38天超万亿的成交额,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都说明市场内外的资金对市场的关注度明显提高。

有人纠结于每天这么大的量里面,有多少是量化交易形成的?有多少是某某资金进场交易形成的?

只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在38天之前,没有这么大的量?

难道之前的日子里,市场里没有量化交易?没有某某资金?

有些看似有道理的说法,其实,逻辑上是不通的。

所以,别纠结这些。因为你纠结了,也没法改变它。

我们只看实在的------目前市场量持续性放大,持续性活跃,只要这种情况,能够持续,那么,即使大盘后面有剧烈震荡,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其中的逻辑,很简单:人多钱多的地方,必然是“生意”最好做的地方!

“双节”将至,影响资金节奏!

二.目前市场里有“三个关注点”!(看附图)

.从周级上看,中期系统、长期系统的均线延伸还是处于顺畅、合理的攻击、支撑阶段(当然,也是都是多头状态里)。

但短期系统里,由于短线指数上攻速度有些快(周级上),因此,开始出现“脱线”现象;

而在“中秋节”假期之后,周级上的510通道还会出现“八爪线”现象。

到时,即使没有了“脱线”现象,对于“八爪线”乖离,也可能会诱发指数的回打震荡化解动作出现。

本来,技术上出现这些情况时,都属于上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技术乖离现象,震一震、洗一洗、停一停,就可以化解掉。

但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在“时间”上-----更明确一些讲,是因为我们即将迎来“中秋节、国庆节”两个相邻的假期,而且,一个是4天假期,一个7天假期,一个比一个时间长。而长假期,必然会影响到场内资金的博弈节奏和资金流转到场外(在假期里)做其它市场博弈的现象发生。

一个小建议:拨开表面看本质。

资金都是以利为先,

有利,则留;无利,则走。

这一轮市场的主流就是周期股,如果周期股下周集体转震荡,那么,“中秋节”、“国庆节”后,周期股可能还会再次活跃。

如果周期股下周继续轮番上攻,那么,“中秋节”、“国庆节”后,周期股进入修整的可能性就加大了。如果是这种,还要特别注意,“国庆”长假前,场内资金的异常变动情况。

从周级的技术角度看,市场自3731点以来,明显做了一个“W”形态,这种形态的最大特点,是稳固、巩固、构筑支撑。

但通常W形态构筑之后,都会有一个回打测试支撑强弱的动作。

从图中可以看到,目前最有可能出现“脱线、八爪线”的系统,都在短期系统中;

所以,市场周级上,在创出新高,或者即将创出新高之前,都有可能出现指数回打、测试支撑强弱的动作。

本来,通常都会在指数创出新高之后,才出现这种回打测试动作,

但现在,由于在交易时间上,刚好遇到了“中秋节、国庆节”两个相邻的长假期(会影响到场内资金的博弈节奏),

所以,才会变的有可能在创新高前,也有可能在创新高后,出现回打测试动作。不太好判断。

也就是说,恰逢两个长假期,必会影响资金节奏。

在周级技术上,还有一个关注点------就是市场量能能否继续放大的问题?

市场已经连续38天超万亿,那么,这种量能水平,是越来越大好呢?还是越来越小好呢?

我的看法:不怕增量,就怕缩量。

为什么?

目前的市场,已经“如骑虎背”,只能乘势,不可卸势。

量越大,说明市场里的机会越多;而一旦(明显)缩量了,则说明很多资金在离市场而去。

那么,市场里多方的力量必然受损,这一轮攻击也就随时会结束。

所以,不怕增量,就怕缩量。

在下周,或者讲在两个“节日假期”之前的操作建议,还是坚持一条:

周期股,是这一轮行情的“中流砥柱”,

只要它们不倒,(轮番来也可以)

市场就不会差到哪里去;到底能攻多高?不要太上心,跟着,就好。

而对于出现月级、季级涨幅大的周期个股,

一旦出现了,保持一定的警惕心,也是必须的。

这,才是辩证的、客观的、理性的操作思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