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淄博——马鞍山

(2009-01-04 16:40:16)
标签:

美图

摄影

文化

淄博

淄河

旅游

临淄

经济

感悟


淄博——马鞍山   1、 从淄博博山源泉镇向东不远,沿淄河走一段,就是淄博的饮用水源地,太河水库了。现在由于行政区划的改变,成了淄川区的地界,淄河乡。远眺海拔在600米左右的小山绵延,中间是淄河的冲积平原,土地肥沃富足。从山上看,可以看到山阴处的残雪。
淄博——马鞍山
   2、 在太河水库的南岸,就是著名的抗日纪念胜地,马鞍山了。海拔618米,因为形似马鞍而得名。这儿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更是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老区通往渤海区和胶东区的要道,马鞍山抗日保卫战发生在1942年11月9日,当时的日伪军1000多人对马鞍山进行了铁桶式包围,并用炮和机关枪对马鞍山进行攻击,当时我方守山人员仅30余人,大多为伤病员及地方干部家属,其中有八路军115师一旅二团副团长王凤麟,鲁中区联办民政处副处长谭克平,公安局一股股长董恒德,四县连办主任冯毅之的父亲冯旭臣,妹妹冯文秀,妻子孙玉兰以及三个女儿等。守山人员众志成城,坚持战斗了两天一夜,终因寡不敌众,山头失守,共击毙击伤敌人二百余名,王凤麟等27壮士光荣牺牲。可歌可泣。
淄博——马鞍山
    3、上马鞍山的一段路,爬得我气喘吁吁,汗淋淋。
淄博——马鞍山
   4、 走着走着,山上就没有路了,老曲恐高,偏偏半个多月前的积雪又没有融化,看着提醒道路危险注意安全的牌子,俺们的心悬的高高的。
淄博——马鞍山

    5、现代景点林荫小路,现在山上的植被要比几十年前茂盛多了,据守山的人员说,以前的人冬天经常到山上放牧,还挖草根烧,现在封山育林,家家都烧液化气还有煤炭了,所以植被也就茂盛了起来。
淄博——马鞍山
    6、马鞍山的一侧,几乎直上直下的悬崖。知道为什么日伪军损兵折将了吧。
淄博——马鞍山
    7、现在已经拓宽的路,据说当时没有铁链,也没有扶手,只能贴着悬崖,沿一条小路上去,尽量不要回头看,免得胆战心惊,呵呵。
淄博——马鞍山
    8、抬头望去,将近70度的斜角向上爬。
淄博——马鞍山
    9、爬上去以后,颤巍巍的蹲在上面看看那台阶。
淄博——马鞍山
    10、看看远处,正午有山的影子,太河水库波光粼粼。哥们说像是航拍的图片。
淄博——马鞍山
    11、再来一张,层层叠叠的山,还有水库。
淄博——马鞍山
   12、远处的一段石墙加烽火台的底座,据考证说是齐长城的一段还有兵营,这是我说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要塞的原因,视野开阔,是鲁国通往齐国的要塞之一。

    齐国的强盛是有一定原因的,而临淄作为齐国的都城大约有1300年。本地的制造业和手工业还有农业都很发达。博山盛产瓷器,而孝文化自周朝就有。《史记·货殖列传》: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邹、鲁滨洙、泗……颇有桑麻之业。”“沂、泗水以北,宜五谷桑麻六畜。”“齐鲁千亩桑麻。《管子·山权数》云:民之通于蚕桑,使蚕不疾病者,皆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石,谨听其言,而藏之官,使师旅之事无所与。这些都说明齐鲁地区蚕桑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防治蚕疾已被列为一种重要的国家政策,其受重视可知。因为邻近海,则盛产海盐。另外现在招远的金矿,一直到现在还生产铁矿石的金岭矿业。这些物质条件,瓷器,桑麻棉,盐,铁器,黄金加上合适的治理,造就了齐国的强盛。
淄博——马鞍山

    13、再看一下上山的路,还有夕阳。

淄博——马鞍山

    14、回家路上的夕阳。

    和大家分享齐鲁文化美景,可惜的是由于由于逆光和相机条件所限,竟然没有拍到马鞍山的全貌。如有机会夏季再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时间的温润
后一篇:儿时的杂事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