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曲得一说实话,文章就有被河蟹掉的危险,这次尝试下。
老曲在说明自己的观点之前,先讲一个笑话。
说一位神父死了,见到了上帝。在天堂里,一切都美好而新奇,于是上帝给他一辆桑塔纳,说你开着到处转转吧,参观下天堂。一会儿不高兴的回来了,上帝知道原因,还故意的问:“怎么不高兴了?”神父回答,“刚才我出去遇到了一位原来在我教区的教友,开着一辆奥迪在天堂里转呢。”余下的话虽然没说,但言外之意就是,你看我活着的时候比他职位高,死了怎么还不如人家待遇高捏?上帝没有说什么,说你天堂很大,明天你继续参观。第二天,神父很高兴得回来了,上帝问他,“今天为什么这么高兴啊?”神父回答,“今天在外面遇到主教了,骑着自行车在天堂里溜达呢。”
哈哈一笑的同时,原来公平感来自比较。
老曲很早的时候,就听一位教授说过,公平和效益历来是一对矛盾体,要了公平没有效益,要了效益没有公平。那个时候很早,大约要打破一切大锅饭的意思,关于外资企业的严苛辛苦和冷酷被当作正面材料大肆宣传,美其名曰激发生产力。的确,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过于公平的大锅饭会增加人们的惰性,丧失效益。但是作为我们的社会制度,还要公平,于是这就成了矛盾。
那个时候,对这一对矛盾体的说法,真的是奉若神明。老曲初中毕业,记得当时是旁听的教授的《财政与金融》的课程。但是,我想教授当时讲的时候,可能忽略了具体的环境因素。比如他说的大锅饭是绝对的公平,是原始部落的平均,所以确切来说,应该是平均和效益的矛盾。就拿这个笑话来说,神父开的还是桑塔纳,只不过是环境稍微变化下,他的公平感和满足感就不同了。
老曲这么说,是作为一个组织内部的成员来讲的,这个组织既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一个企业或者社团。为什么咱们的所谓的result
变化巨大,偶们的幸福感却消失了捏。原因就是咱们感受到不公平了。而这种公平感不是来自于“原始共[产[主[义”的平均,而是面对制度法律的时候,权力对制度的执行造成的挤压和扭曲。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但是大家的资源条件相同的时候,公平竞争总是可以的,但是现在似乎不存在,地区贫富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法律和制度面前总是得人人平等的。
所以,一个法[制而不是人治的社[会,才会给人相对的公平感。而不是什么强[制拆[迁,把利益留给个人和开发商,权力指定价格,权力来建设所谓的面子形象公共设施,用权力和国[家的暴[力机[关来维持这种不[平等,动不动就扣扰乱社[会治]安的帽子,真的成了“窃钩者诛”,用权力窃取更大利益的人却逍遥着。这才是各地群/体|事]件不断地最深刻原因吧。当弱势群体的利益和需求受到损害的时候,他们在政治上处于弱势,发不出可以左右局势的声音,似乎得到这样的结果是“活该”,因为窃取这些利益的人是没有道德感和同情心的。但是偏偏这样的人却成了当权者,这就证明了我们社会的一种畸形的评价体系和道德体系,于是大家都在权力的树上拼命向上爬,向上一看,全是红屁股,向下一看,全是笑脸(来自猴子爬树的比喻)。
天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如果这种不公延展下去,真的会只有“祸在萧墙之内也”。孔老夫子几千年前就明白这个道理,现在的和谐变成了河蟹的空话,真的应了曹刿的“肉食者鄙”了。
五点半了,还没有送暖,靠!冻死老曲了,这人稍微有点权力,咋就这么会运用的淋漓尽致呢。关于产生制度被权力扭曲的原因,下篇老曲再说。希望这一点对搞企业管理的朋友有所帮助。用制度来管理企业而不是权力,这样大家都轻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