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哥们的相机拍的,光线有些偏冷了。
因为天气关系,这次在上海没有逛太多的地方,我想作为一个导游者的身份带领同伴体会一下这个城市,同时也换一下角度给自己重新认识它的机会,无奈人家不领这个情,只顾吐着舌头流汗。
在一个城市浸淫久了,你会忽略它作为一个特色的存在,就如自己的家乡,或许生活过很久的城市,他们自然如同你日常呼吸的空气一样存在于周围。有时你会抱怨它,但是离开了又是一个念想。人也是如此吧,夫妻间,哥们间,朋友间。你很少考虑这是为什么,或许这就是一种依恋吧。

在闸北路地铁一号口,有个耕读园茶坊,有家打折书店,于是觉得那是个不错的地儿。同行的伙伴也逛了一会儿,第N次和上海本地人大谈干热和湿热的区别。呵呵,其实我们走的时候,夜间最低到过21度,而回来了,也带了上海的闷热,桑拿天。看样子这套理论不适合。不过干冷和湿冷或者叫做阴冷的理论还是合适的。
买了一本厚小说,感觉浮躁到没有机会读了,对于某种戏剧化的存在已经不是那么感兴趣,现代人需要的是刺激,和跌宕起伏的情节。然后买了图片中的世界艺术史。像我这样的底子,绝不是搞什么研究,只是拿来随手翻翻的消遣,或许两年后都读不完。这也是自己的一贯作风,呵呵,书非借不能读?还是自己太消遣了?回忆一下,自己从小到大,真的很少功利化的读书过,所以直到现在自己仍是初中文凭。惭愧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