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时在路边拍的雨后的美人蕉,八月是属于美人蕉的,热烈而浓郁的色彩,如八月的性格。
一条笔直的河!
步行上下班需要走过的一段路。
感觉好久不写管理类博客了,总是限定于一个圈子,总不能为了理论而理论;还有另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心态浮躁了一些。对于一些专业类的文章,需要清晰的思路和简洁的语言来说明一些事情,并且结构要严谨,而现在自己的心态似乎很难做到这一点,于是就来个随遇而安,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吧。
前几天,约一个朋友出去吃饭,朋友说辞职了,我很吃惊,但似乎也在意料之中,说实话,每次听他聊天的时候,都是压力如何大的话题,人如果总是面对很大的压力,肯定崩溃,其结果就是离职。我去饭馆比较早,怕没有了位置,特意选了大红门老北京炸酱面,里面人声鼎沸,可以让他大声嚷嚷以发泄心中不满。一会儿他来了,坐下来,先说今天不喝酒,而我则一副打趣他的样子,“不喝酒你来干嘛?”“来和你聊天,我能和你聊天是看得起你!”他的嘴巴上一点不饶我,然后随手从桌子上拿起一张餐巾纸,擤了一下鼻涕,“你看我这样子,还能喝吗?”看他的样子的确感冒很严重,于是说,“要不然来点高度的杀杀病毒,省得传染我!”他一脸的坏笑,“今天过来就是和你分享来了!”
从谈话中得知,虽然换了工作没几天,但是对他的新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这次,是他们集体辞职,跳槽自己开企业去了,从生产到销售,到财务,简直一条龙了。我说他们老板损失巨大,他说也没什么,反正他们的人员流动就和走马灯似的,于是我马上跟上“最起码你们也是两败俱伤吧,看看你的亚健康状态。”他有些失落,“说对于以前的工作没有感情,那是不可能的,没有感情怎么能投入的工作!”其实朋友给我的感觉也是比较敬业的那一类,可惜他的老板不这么认为。
那就说说他们老板的一些行径吧。每天都有工作日志,汇报一天林林总总的工作,还要详细。我的评论是如果老板每天都看这个,累也累死了,还怎么去做决策,而员工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每天为了有点可以汇报的东西,那得死多少脑细胞啊。朋友的结论是,“你以为我们老板笨,这些工作必须下班后才能做!”再就是私人电话不许超过8秒,我想那只能回答一句话,就是“对不起,我在工作!”,然后时间到。可以报销电话费,但是必须将清单从电信公司打出,一点点按照比例和通话对象抠,这一点,杀害的是财务人员的脑细胞,伤的事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公司自己没有车,所有的车就一个字“租”!对哥们打击最大的,就是他的同事,租了出租车去北京,要求当天返回,司机疲劳驾驶,快到本城市的时候发生了车祸,司机和同事当场毙命。最可气的是老板的态度,除了钱,就没有一点人性。然后是他自己的家人,老婆生完孩子15天就上班了,理由是不放心别人,还真的是有事业心。做完这件事的同时,还让自己的秘书当了财务总管
我有点开始可怜他们的老板,他是属于那种自己不高兴,也不让别人痛快地那一类人。像他这种层次,如果不能从工作中体会到乐趣,还不如把企业卖了,坐吃山空也会比现在高兴点。从另一方面来说,他压根就不知道激励为何物。你说他不懂管理,条条框框制定的特别细,特别多。你说他懂管理,要把自己累死的样子,还造成了这么高的人员流动率,这次员工的集体离职,差一点把他的老底端了,还造就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说是强大,是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离职的企业的弱点。
我想,这位老板设置这些制度的时候,已经放错了重点,以为只要是严格的制度,就能带来效益,实际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其实,制度更加注重的是工作流程,而不是一味的限制;更注重的是一种实施的反馈和结果,而不是制度本身对于权威的倚重。他这样的情况,只能是今天颁布一个规则不准这样,明天颁布一个规则不准那样,这样的同时,也扼杀了员工的创造性,企业缺乏了创新能力。我衷心地祝愿那位老板能够找到真正做事业的感觉,不至于这么累的这么可怜。
其实,对自己所爱的人,对关心自己的人,也不要做得像那位老板那样啊,呵呵。
相关同类文章都在我的管理类文章里,呵呵,希望能以浅显的语言说明一点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