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与仇恨

(2006-11-14 21:51:42)
分类: 宗教观点

朋友读小学的儿子打电话问我,说自己想要了解一些宗教方面的知识。听到这些话,我的心里是有些吃惊的,现在的孩子的求知欲和知识面的广博,不是我们那个年代所能够相比的。前一段时间,还有另外一个朋友的孩子问我关于老庄的问题,我虽不确信这些可爱的小学生能否理解这些抽象的东西,但是我仍然很乐于孩子们问我一些问题,如果自己不懂,就会告诉他们一些关键词,让他们自己上网查找资料。就这一点来看,我在朋友们的孩子当中,还是比较有人缘的。

朋友的儿子在电话中问我,“叔叔,耶稣是犹太人吗?”

“当然是啊!”我回答。

“耶稣好吗?做过什么坏事吗?”小家伙继续问。

“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啊,你怎么会这么想呢?”我奇怪的问。

“那么,他们本民族的人为什么要把他钉在十字架上,杀死他,还用了那么残忍的手段。”

我一时语塞,怎么对一个小学生解释一个成年人的世界呢?一个看似简单的事件,却包含了那么多的历史、政治、因素,包含了那么的权欲、嫉妒、爱和仇恨。成年人的世界总是复杂的,相对于孩子们纯净的世界,成年人的思想是肮脏的。

“你是不是看过电影《基督受难》?外国人拍的。”我本来想说梅尔.吉布森投资拍摄的,甚至里面的每一个主演的名字和他们的主要作品我也都很清楚,但是对一个孩子来说,过于复杂的解释,只会让他们更加困惑。

“嗯!很可怕的,哪些人真的好狠!”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微微的颤抖。

“这样吧,我们用网络聊天,你带上耳机,我回答问题可能会很长的。”我说到。

“好吧。”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期待。

不一会儿小家伙就和我接通了网络语音通话,然后我便开始介绍。

“你既然看过那部电影,那我就和你从这部电影开始说吧。其实在耶稣进入耶鲁撒冷之前,他已经做了好多的好事情,说明了很多的道理,于是他得到了很多百姓的拥护。就在他被处死的前几天,他进入耶鲁撒冷的时候,那里的民众为了欢迎他,怕他的驴子踩到泥土,就找了很多的柏树的树枝,毯子等铺到地上,然后让他的驴子从上面踏过去。”

“好隆重的欢迎啊。”孩子的声里面充满了轻松。

“对啊,所以在国外,每年的复活节的前一周,叫做圣枝主日,也就是星期天,用来纪念这一次时间,很多人拿了树枝找神父等祝福,来祈祷平安。”

“但是在几天之后,同样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些人,残忍地杀死了耶稣,其中很多人毫无怜悯,在杀死耶稣之前,还对他进行很残忍地折磨。人,有时候是没有理性和善变的。”

“我可以慢慢来说,这样你或许会了解得更加清楚一些,因为耶稣宣传的观点,和原来他们的经典上记载的和他们观念当中的一些概念很不相同。以色列民族在历史上有过几个强盛的时期,他们对拥有自己的国土也充满了渴望。当初摩西,也有人把他的名字翻译成叫梅瑟,带领他们脱离埃及人的奴役,在旷野中跋涉了40年,来寻找上帝指引给他们的土地,你就可以看出他们的坚定信念。”

“在摩西以后,以色列曾经出现过两个伟大的君主,叫做所罗门和大卫。那个时候的以色列民族拥有自己的土地和殷实富足的生活,于是他们便把他们生活的那段时期叫做天国。后来,以色列被后来强盛起来的巴比伦王国灭掉了,就是你从历史书上看到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再后来,以色列又被很多民族奴役过,以后就到了耶稣生活的时代,以色列又沦为罗马的殖民地。”

“于是以色列民族很希望出现一位墨西亚,也就是救世主,来带领他们走出这种苦难,来实现他们的天国。而很多的先知也语言,他们的救世主很快就会出现。于是在以色列被统治的历史上,有过好几次婴儿被大规模屠杀的事件。包括摩西和耶稣出生的时候,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他们这么点做的目的,无非是想把他们所认为的救世主也就是政治领袖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个时候耶稣出现了,他在他的家乡的时候,只不过是个普通的木匠,默默无闻到三十岁,三十岁之后,突然开始向人们开始宣传天国的福音。但是他在他的家乡,是没有任何威信的,那些祭司们辩论不过他的时候,差一点要把他推到山崖下摔死。他们是绝对不允许一个没有什么特权的普通木匠来挑战他们的权威的。于是耶稣被迫离开家乡。”

“但是耶稣所宣讲的天国,和以色列人传统观念中的天国的概念是不相同的。耶稣所宣讲的天国,是人死后灵魂的一处安息的场所,快乐而没有忧愁。虽然他并没有给天国一个清晰的概念,但是这本身就和原来的意思相悖。并且,他把对上帝的恭敬,由一种由祭司主持的特权的宗教,变成了一种平民化的宗教。富人要进入天国,要比骆驼进入针眼还难。天国是为那些穷苦人、受压迫的人,心灵纯净善良的人准备的。而耶稣则混迹于形形色色的人群间,向他们宣讲天国的福音,并且治病救人。于是耶稣便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

“当耶稣自称是墨西亚救世主的时候,他的门徒们也曾经对这个概念产生了混淆,他们也以为他就是人世间以色列的王,能征善战,组织一支军队,然后 会把他们封为大官。但是耶稣并没有如他们想象的那样成为一个君主。”

“到了后来,祭司们利益便和耶稣的观点产生了严重的冲突,眼看着耶稣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于是他们便想办法处死了耶稣。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和难耐的嫉妒心,他们鼓动民众要求钉死耶稣,他们宁肯放了大恶人巴拉巴,也不肯放过耶稣,这就是你在电影中看到的。”

“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同那些嫉妒的小人相比,耶稣却在受迫害的过程当中不断的为他们祈祷,不住地说父啊,原谅他们吧,他们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体现出了一种极为博大的坚忍和爱心。”

    那头的声音越来越小,听起来有些伤心。不知道幼小的心灵,能否装的下这么多的冲突,一个这么真实的残酷的世界。一种妒忌,还有那么博大的爱心,这需要他好好消化一番,包括我们很多成年人,来了解这个事件的时候,也会充满了思考,对人性的,对我们自己的,对待他人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平和的基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