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义工两日
(2011-10-20 20:25:14)
标签:
龙泉寺佛皈依心理文化 |
分类: 参佛 |
从上研究生时,最早读佛经,一读之下,顿有“我找到了”的感觉。到现在,佛经也不过只看过三部,但自以为领悟很深。眼下信教者并不少,看他们多是迷信,吃斋念佛是假,逃避现实的问题是真。所以虽常给人讲佛法,但最怕别人把自己当成那种佛教徒。且常常向别人说,我信的是佛,佛的法,不是佛教。所以向来对于吃斋、叩拜及戒律等各种仪轨的东西不甚在意,甚至常有些不屑。
但是一直有个夙愿,想去寺里几个月,完全过出家人的生活。想了四五年,到这个周末才真正成行,作为义工去龙泉寺住了两天多,感受很多。
头一天下午去了很累,晚上睡觉时发现住处没有洗手间,整个的大房间,睡上百号人,被褥味道也很重。颇为自己上山后悔了一阵。但第二天开始标准的寺庙生活,才感怀自己幸而来了这一趟。
这里的一切衣食住行都是免费的,山上有常住的义工,寺庙的日常事务全由他们打理,分文不取。每日早课晚课,都是有大和尚带着大家诵经。早上六点钟早斋,有义工们自愿去行堂,即给大家分饭。其余人进了斋堂,安然坐好,静等着用斋。斋前有一段咒要唱,行堂者逐次把饭盛到各人碗中,受斋者双手合十向其低头感恩。佛家讲活在当下,因此吃饭时是不可说话的。饭菜都是极简单的大锅煮出来的青菜,白菜油菜一类,客观的说,味道应该不好。平时我吃饭,必要荤素搭配,不然吃着就不顺口。但在这里却每日都吃的很香。我与另一个义工聊这个,她日常是无肉不欢的,但这两天好像也没有食难下咽的感觉。最后我们总结,在山下选择太多,选择多自然欲求就多。在山上没有选择,也就品出眼前这唯一的青菜的香来了。饭随便吃,但没有人浪费,一粒米一点汤汁,都会吃干净。那是对种菜人和煮饭人的感恩。山上水紧张,大家洗手都用脸盆接,接的水可以冲厕所。厕所里有公用的纸,没有人像在别处一样浪费。对于帮助自己的人,或相识者见面,多是双手合十略鞠一躬。身体语言远比嘴上的话更真实,更直通心脏。我们活到这个年纪,早已习惯嘴上的虚情假意和欺骗。你可以完全不走心的对别人说谢谢,但当你颔首致谢,那谢意便是由心发出的。
周六上午皈了依,因为觉得好像自己的因缘到了。这天也是观音菩萨的出家日。仪式将结束时,内心竟然涌着热浪,眼里有泪打转,很想说:我有归属了,从此我是佛家人了,然后大哭。我奇怪自己的这种感受,后来有些明白,是被佛的大爱所感动。佛在那里,总是略低着头,顺目,那是谦卑,也是慈悲。这都是我所没有的,我自负、固执、刻薄、计较。皈依前拍照片,照片取出来很郁闷,也许在皈依前,我的灵魂面目现了真相,照片的那张脸上写着怨恨、不善良。他人感受到的我的慈悲都是后天的修养,不是原本的我。我对我的母亲、对这个国家和政府、甚至对整个人类常充满着愤怒;我与人结识,总是最先看到他身上的问题,而不是他的良善;我总是挑剔别人,而不是爱别人;我自视满腹才华、悟性极高,所以总会鄙视他人、怀疑他人。我没有佛低头顺目的谦卑和无分别心的同体大悲。
幸而,佛使我看到了我的罪。
在寺里两日,行两次堂。拎很重的粥,分给大家;刷了一次碗,弓背低头手里不停的刷,有半小时多。但走出斋堂,内心无比喜悦。助人,不需要被感恩,会有最单纯的快乐。
回来给自己写了四句话:只观他人善,休念他人恶。颔首敬众生,行善不住相。
这是佛带给我的。
皈依后,下午干活累了,出来寺里转一转,竟然遇到学诚师父,心内很欢喜,连忙给他鞠躬,师父也不多言。这是我的机缘。
那两日天气很好,早上有很美的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