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张爱玲十八春 |
分类: 爱与自由 |
后来我开始在盗版书摊上买张爱玲的小说,才真正知道她和琼瑶的级别差的有多远。我在学校破旧的阅览室里发现了关于她的一些传记。当你爱上某一位作家时,你总是能在一堆书里发现与她有关的内容。
《十八春》里爱着的几对人,曼桢和世均、叔惠和翠芝、包括曼璐和张豫瑾,因为生命里种种的因缘,都不能在一起。时下流行的言情剧,总是把爱情和反对爱情的势力弄的势不两立,在现实生活中哪里会有这样的不可调和,更真实的版本是都像这部小说里一样,妥协了,退让了。既然现实是这样的难以改变,那么只好隐忍了我们的爱情,同现实调和。当十八个春秋过后,我们再相逢时,只留下了对逝去爱情的怅惘,过去是无论如何也回不去了。
一座殖民城市里,一场毁灭性的战争,对于民族的历史是大事件,张爱玲却让这样一次大事件来成全两个人的婚姻。死生契阔,在这样的乱世,我们随时可能失去自己的生命,而此刻既还活着,那么我们就要为此刻的身体做主。流苏和范柳原在宾馆里,面贴着墙听着枪弹从耳边飞过时,就只有这一个念头:我们要为自己的身体做主。他们并没有多么相爱,一直在玩着你进我退的爱情游戏,是战争让游戏演变为婚姻。
优秀的小说家常常让我惊异于他们可以对人的心理把握的那么好,为我们呈现出那么鲜活的人物来。真正的心理大师都是在小说家那里。你看张爱玲写的那些小人物,常常涌动的那些小心思,都是人常有真有的。这样一个女人,她怎么会那么清晰的捕捉住这些琐碎而真实的人心,又怎么那么不动声色的给写了出来!那篇《心经》和《金锁记》干脆就可以拿来做心理学的参考书。畸恋的父女两个,小寒是仍然一派天真的爱着父亲,只管深爱着;而父亲一方面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苍老,和女儿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他也被罪恶感折磨着,所以劝女儿去和男同学谈恋爱。而小寒像每一个爱着的女人一样,根本听不进去这种话,她觉得同龄的那些男人什么都比不上父亲。父亲终于找了个很像小寒的女人,搬出了家里,结束了不伦之爱。
爱或者不爱,在一起了或者没在一起,生活都是要过下去的。两个人相遇了,对对方有喜欢了,也许就此牵手,也许没有。我们都不过是些卑微的人,有谁在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