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崇正书院举行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活动

(2022-05-01 09:26:08)
标签:

新基础教育

学生工作研讨

崇正书院

分类: 教育活动

为深入研究“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提高班主任综合活动的组织能力,推进学生工作不断发展,近日,崇正书院开展了2021学年第二学期“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专场第二次活动。“新基础教育”专家陆燕琴老师、镇海区德育教研员葛过春老师,镇海区共生体学校的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由崇正书院徐芳芳、孔梦婷老师组织了《动态保洁,有你有我》《我们的节日》的班会活动。活动中,徐老师引导学生以情景剧导入,感悟动态保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分组讨论、动手实践等方式,引领学生参与动态保洁的过程中来,有效提高了学生动态保洁的能力,提升了班级、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孔老师则以学生在升旗仪式中提出的为什么要敬礼、奏唱国歌等问题开启活动,并通过系列活动的不断深入,逐渐提高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在了解全国各地、各族的人民不同的习俗基础上,表达爱党爱国、爱校爱家的情怀。

活动的第二部分,两位老师分别从活动的设计、过程的推进、育人价值的体现等几个方面开展反思,明确了自身在育人定位、立体架构活动方面的不足,也引发了共生体学校其他老师们的响应,大家纷纷就活动的选择、学生的体验、活动的实现等几方面进行了研讨,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和想法。

随后,“新基础教育”专家陆燕琴老师对活动进行了全面点评。她表示两个活动均体现了学生立场,做到了重心下移,还做到了与项目化学习和综合活动的勾连,体现了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以综合活动的方式促进问题的提升。但是老师们还需要关注活动的切入点以及问题的提出,关注班级原本的知识储备,做到结构性的迁移,在互动生成中根据问题情境,教师要做好引导和支持的工作,这样才能实现有深度的互动,才能有学生思维、学生眼光,学生表达。

最后,镇海区德育教研员葛过春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建议崇正书院应该以迁入新校区、新环境为契机多做“学生工作”的文章,清晰架构各年级的学生活动,认真落实好每次活动的前移、前置工作,将全体班主任卷入到“新基础教育”的热潮中来,走好学生工作“全员、扎实、深度”之路!

 

《动态保洁,有你有我》班会活动反思

崇正书院 徐芳芳

说到动态保洁,源于我们搬进了新校园,在系列一,我们班的活动主题是《你好,新学校!》。崇正书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2021年秋季,我校正式搬入新校区,幽静典雅的校园环境、高科技的校园设施、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一切正朝着欣欣向荣的美好未来前进。但在某些时刻、某些角落,却总有着不和谐的画面出现,令我们担忧地看到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卫生规范方面的不足。但是,学校卫生不仅仅是依靠值日生和保洁阿姨,更需要平时的动态保洁。通过班级里分析讲解动态保洁,让学生认识到动态保洁的重要性,于是学生从教室的动态保洁做起,进而有利于校园精神文明的建设。

我们四年级组正在进行劳动教育项目化学习,重点是动态保洁。但是搬进新校区之后,还是有很多区域需要进行劳动教育和动态保洁。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动态保洁,有你有我”系列活动,从一个人影响到一个班,从一个班影响到一个年级组,从一个年级组影响到一个学校,逐渐提高校园的整洁程度和美丽,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除了感受到快乐外,还为以后的活动蓄力。

在今天的整个班会活动《动态保洁》中,学生列举了垃圾房、食堂、专用教室、包干区、课桌兜、保洁室等7个需要动态保洁的区域,挑选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了教室、课桌兜、保洁室三个区域的动态保洁,有的还不够全面,有的还需要继续补充。

在第一个小组的环节,在数学课代表池乐怡同学下,她分享成果是用数字说话,我觉得她把新基础班队活动和各科知识结合在一起,一个孩子能想到这点,我觉得非常好。在第二个小组环节,学生用了现场整理课桌兜的方式,帮助一位同学做到了课桌兜的动态保洁。在第三小组中,通过视频的方式来解说保洁室的动态保洁。

那么在分组的时候,我们是架构在学伴小组背景下,以学伴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的。动态保洁都是我们的的确确在做的事,所以在做这个系列活动的时候,学生不吃力,学生有话说,而且都是真情流露,做到了把活动常态化。而且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兼班主任,在经过一年半多的新基础活动后,学生开始变得有想法,会表达自己,都是一种成长。

自我感觉在整个活动中,育人价值方面体现得还不够,没有让学生迸发出切身的体验,没有把这个小组的体验推进到全班每个人的体验中,这点做得不够。

在该组和其他组之间的互动中,生生评价显得比较苍白,虽有互动吧,但是还是不够自然真实有效。还有站位问题,由于每个学伴小组,人数有多有少,是自由组合的,所以站位不够灵活机动,在整个活动中,站位只有一种,显得单调,我想在后续活动中,这点应该做好调整。

 

《我们的节日》班会活动反思

崇正书院 孔梦婷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 反思。如果没有反思,教学就会仅仅是一种重复单调的工作,更谈不上成长。每一次课堂对我来说都是难得的成长机遇,而完整的教学不应该仅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同时也是教师与自己的对话。

首先,我为什么选择“我们的节日”主题呢?从现实意义来说,二年级学生对国旗、国歌并不陌生,在学校每周的升旗仪式中便能接触到。但现在的儿童生活在和平年代,中国曾经的苦难历史对于他们来说年代久远,而且因为年龄较小,阅读和积累有限,更增加了距离感。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爱国主义教育比较抽象,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认知水平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爱祖国、爱人民很容易成为空洞的口号。

通过课前的了解,我发现,国庆节不同于其他传统节日,没有很多流传下来的传统习俗,部分孩子并不清楚国庆节和其他节假日在节庆仪式、节日意义等方面有哪些不一样。家庭教育中,家长也较少对孩子讲述国庆节的来历。二年级学生需要亲身体验庆祝国庆节的过程,以增强爱国情怀。

带着我的发现与思考,我把我的想法一一写在了班队课教案中。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分组,推荐组长,根据要求小组合作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分享,真可谓“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老师则根据学生的思考情况进行相应指导。准备的过程,同学们积极踊跃,小组间配合越来越默契;在准备的时候,孩子的演讲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虽然是利用课间时间准备,学习很紧张,但没有一个孩子叫苦叫累,没有一个孩子不欢喜。

但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呈现效果不是特别好,原因是孩子们很少这样隆重正式的上过班队课,突然间不知道该如何去做;还有同学间缺乏默契的配合。大部分学生课堂表现不够积极,课堂气氛沉闷,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

在活动后,我重新思考该如何开展系列班队活动?低年级的班会活动应该从哪些角度来开展?怎样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来开展,使效果最好呢?我想共生体的老师们给出了很好的方案,将活动紧贴学生学情,找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活动,基于此,我认为之前的各个活动环节可以调整为:导入:聊一聊自己的生日,说一说祖国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第二部分,核心推进,首先进行小组交流:在祖国妈妈生日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为她庆祝?这时,几个小组分别进行针对性的发言:有的交流分享自己在周边找到的节日来临时的环境变化和气氛变化。有的则展示自己国庆期间与祖国妈妈合照纪念,说一说自己找到的节日的环境变化和气氛变化,畅聊自己当时的心情。更有的用绘画、唱歌、诗歌朗诵、弹奏的方式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或是交流分享周围的人们和国家是用什么方式庆祝国庆节的。

我想,新基础的班会活动需要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努力,经过教师的不断引领,让孩子们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真正的自我发展!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cM6XngaNOAORoWeHRSdekQ

崇正书院举行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活动

崇正书院举行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活动

崇正书院举行2021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新基础教育”学生工作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