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书的呼应技巧

(2020-12-01 12:41:13)
标签:

夏京春老师

书法

文化

分类: 书法

行书的呼应技巧

   和楷书比较,行书特别讲究牵丝连带,笔笔呼应。怎样做到笔笔呼应呢?以下技巧可供参考:


    一、以斜取势

    汉字如果写得太正,则姿态平,平则无味。适当地利用倾斜、笔画平衡,可以取道以斜取势的效果。比如唐陆柬之《文赋》“藏”字、元赵孟頫《前赤壁赋》“藏”字,主体部分往右上倾斜,戈钩一笔又力挽狂澜,使整个字险而不倒。示意如下:

行书的呼应技巧

    二、突出主笔

    主笔在一个汉字当中承当着主心骨、顶梁柱的作用,主笔突出则形成主次对比、依附关系,更加符合美学原理。如王羲之《集王字圣教序》“华”字、元赵孟頫《杜甫秋兴诗》中“华”字,主笔一竖顶天立地。示意如下:

行书的呼应技巧


    三、空间营造

    建筑是空间构造的美学,书法与建筑美学相通,懂得这一原理,在一幅作品当中就需要营造空间,在一个汉字当中也要营造空间。如王羲之《圣教序》“庭”字中间的留白,米芾《蜀素帖》“庭”字却是中宫收紧。示意如下:

行书的呼应技巧


     四、笔画放纵

     笔画放纵是在一篇当中,少数个别汉字,利用其造型特点,将某一笔画故意放纵,写的大气随意,与其他字形成鲜明效果。如唐虞世南《上阳台帖》中的“年”字,元赵孟頫《千字文》之“年”字。但这一技法在一篇当中不能使用过多,只取调节作用。示意如下:

行书的呼应技巧


    五、结构对比

    结构对比主要应用与合体字当中,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等,利用上下、左右之间的笔画,构建大小、轻重、欹正、疏密等矛盾对比关系。如王羲之《金刚经》“峻”字、元赵孟頫《楚辞远游》“仪”字的左右大小对比。示意如下:

行书的呼应技巧


                                                                                                   (该文资料选自网上,略有删改)





行书的呼应技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