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宣纸不洇墨
提这个问题的书友估计是对纸的生熟掌握不好,或者说用的比较少,认识不够。
不管是什么纸,越生越洇墨;反之,越熟越不洇墨(吃墨)。
生宣纸是用竹浆等材料生产的,是根据材质故意做成洇墨的。生宣的洇墨特点,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1.
生宣纸洇墨是正常的
正是因为洇墨,水和墨在宣纸上相互生发,才让书法和绘画作品产生了丰富的变化,书法里所说的墨分五色,干湿浓淡焦,就和宣纸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是洇墨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初学者由于掌握不了宣纸的特性,写出来的字会洇的不成样子,影响书写的效果。
2.
怎样才能让宣纸不洇墨?
第一种方法可以从墨汁本身下手,一定要把墨汁调好,尽量用一些比较稠的墨汁。如果太稠了,可以往里面加水,但是一定要边加水边试。
每次不要加太多,防止把墨兑稀了。直到自己感觉书写起来既流畅又不洇墨为止。
这样反反复复的兑上几次水,你就可以基本掌握墨汁兑水的方法了,这样写起来是不会洇的。
第二种方法是写字的时候,旁边放一盘水、一盘墨,根据墨汁的稀稠可以采用先蘸水后蘸墨的顺序书写,根据墨汁决定蘸水的多少。
这个方法用的时间长了,你也可以自然的掌握宣纸的特性了,也不会再洇了。
第三种方法是下策,如果实在不能掌握宣纸的特性,就去改变它的特性,在宣纸上面刷上一层白矾水,生宣纸变熟宣纸,当然也就不会太洇了。
第四种方法,敲黑板,最后说重点!
前面三种方法,只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那什么是长宜之计呢?
根据你所写字的大小,章法(有没有涨墨等),笔法特性来选择生熟度合适的纸来写。
一般来说,字越小对纸质的精细度越高,要选择相对熟些的纸。反之如果是写大草,榜书等狂放、大气类的字则要相对生一些的纸。
比如,写明清王铎一路的连绵大草,你如果是选纸太熟,压根就达不到那种涨墨的狂放效果。反之,如果用长纤维类的麻纸来写小楷,小楷的那种涓涓细流之美无论如何都是表现不出,并且控制“洇墨”会让你控制到抓狂。
写什么字要选什么纸。这和管理用人是一样一样滴!
在家平时练字选择不洇墨,能润墨的毛边纸就可以了,注意“润墨”两字很重要,市面上有些纸虽然不洇墨,但写字不入纸,写不出入木三分的感觉。用这种纸会打击大家写字的兴趣,要慎重使用。
(该文资料选自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