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香山寺和白园
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山腰,其建筑古朴浑厚,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该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公元516年)。唐天授元年(公元690后),梁王武三思奏请武则天予以重修,正式命名为“香山寺”。
当时的香山寺“危楼切汉,飞阁凌霄,石像七龛,浮图八角”。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白居易将给密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润笔费,捐修香山寺,并撰写了《修香山寺记》。
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白居易把自己在洛阳12年所写的八百首诗,编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经堂内。白居易曾常住寺内,自号“香山居士”,和胡果、吉皎、郑据、刘真、卢负、张浑、李元爽、僧如满等结为“香山九老公”。




天王殿,门口的对联:到处能安皆乐土,此心无障是菩提。


乾隆御碑
杨成武将军曾在这里关押。

静谧肃穆,佛香缭绕。

香山寺出口,门口对联是杨再春题写的:“乐天到此多奋感,渊明归来有新辞。”
从这个门,走出香山寺。门两边的对联是任继愈写的:居高以谦泰山气来,有容乃大东海胸怀。

从这个门进去,就是“白园”。

唐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病逝旧居履道里,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北和满师塔之侧。
白居易的后人为先人立的纪念碑。
白居易的《琵琶行》
白居易的作品被镌刻在墙壁上,熠熠生辉。
时间:2011年7月25日上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