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京之春秋
京之春秋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9,857
  • 关注人气:83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对硬笔书法课的建议以及我的回复

(2010-01-01 10:48:00)
标签:

夏京春老师

硬笔书法

校园

分类: 书法

 

学生对硬笔书法课的建议以及我的回复

 

    2009年秋季学期《硬笔书法》公选课已经结课。为了以后把这门课开得更好,结课前,我征求了同学们对这门课的意见和建议。下面是部分同学的建议以及我对这些建议的回复:

 

1.偏旁部首那部分应该讲慢一点,举例时最好能多举点例字。

回复:这个建议很好,下学期的教学计划将做些调整,增加偏旁部首的课时。

 

2.建议章法等章节略讲。

回复:可以考虑。原则上加强基本功训练,而对书法创作则略讲。

 

3.还是觉得楷书比较好看,为什么不教楷书呢?

回复:楷书比行书写得慢,行书易辨识,又写得快,最实用。教学时,我常常先写一个楷书,再写一个行书,对比着教。你也可以楷书、行书同时学。

 

4.老师上课气氛比较活泼,只是写字时有些笔画交代不够清楚。

回复:下学期前几周,我会放慢节奏,尽可能让同学们看清楚。

 

5.希望今后的课堂上能多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字需要在哪方面提高。

回复:看来,同学们很喜欢课堂互动,现场点评,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实有针对性。今后要加强这一块儿。

 

6.希望老师能进行单独辅导。另一个同学建议以后对学生多进行个人书写的评价。

回复:这两个同学提的都是个别教学的问题。大班教学对每个学生都单独辅导不太现实。但我会尽可能多地进行一些“个人书写的讲评”,力求把整体教学与个别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7.希望老师以后上课时多渗透些古代文化知识。

回复:这门课的定位是技能培养课,古代文化知识可以讲一些,但这门课还是要以动手练字为主。

 

8.考试还是开卷好。

回复:可以考虑。但不能带字帖,因为考查的就是实际达到的写字水平,而不是临帖。

 

9.建议期末考试不考知识点。

回复:既然学了一些书法知识,考试考查一下也是应该的。考试的目的是督促同学们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书法常识。再说,10%的分数比例并不高。认真复习一下,大部分同学都能得满分。

 

10.希望以后取消该课的考试,并不是每个人都客观面对应试教育。我相信多数人如此。如今的教育已成为面对考试的学习。我并不希望这种形式再侵入这类学习技能的课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如果一个努力练习的人由于分数的打击而放弃练习,那么这种课的开设就没有意义了。

回复:取消考试不大可能。硬笔书法公选课是素质教育课,不是应试教育。学习过程中安排了4次平时测试,期末还有考试,是对学生的督促、鞭策和考查。每个同学的起点不一样,但努力练习了,就会有进步。不要因为一测、二测“待合格”就气馁。继续努力练习,胜利就在前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认真踏实,不急不躁,培养这些好品质也是开设这门课的意义所在。

 

11.平时测试用的纸偏硬偏白,不适于钢笔字使用。

回复:这事我向印刷厂反映一下,看能不能换个合适的纸。

 

12.希望老师以后课上放音乐多选一些轻柔的音乐播放。有个同学希望歌曲内容更丰富一点。有个同学希望写字时放点新歌。有个同学推荐久石让和秘密花园的轻音乐。

回复:好,我会注意的。同学们练字时,我放点音乐是想创造一个轻松、平和的气氛,使同学们能够很快入静,心平气和地练字。欢迎同学们推荐你们喜欢的音乐。

 

13.这教室有点挤。

回复:已经是能座200多人的大教室了。可能是有临时旁听的,或有的椅子坏了。为满足更多同学的上课要求,也只能这样了。不过,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会再借个大教室,这样100多人在一个能座200多人的大教室里,应该很宽松了。

 

14.还有很多同学想上您的硬笔书法课,希望有更多上课的名额。

回复:下学期将开设3个班,每班225个名额,3个班加起来共675个名额,应该有更多的同学如愿以偿。这学期有32名同学因为缺课超过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按照学校规定,取消了考试资格,浪费了名额。建议爱逃课的同学不要报这门课,把名额让给真心喜欢上这门课的同学。

 

    今天是元旦,在新年伊始,祝同学们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在新的一年里有大的收获。

 

 

 

 

 

 

学生对硬笔书法课的建议以及我的回复

                                                  ----摄于2009年11月文2-303“硬笔书法”课堂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