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研室的老师正在判阅“大学语文”试卷
60分是及格,还是不及格?
从星期一下午(1月22日)到昨天星期六下午(1月27日),整整一个星期都在判“大学语文”卷子。中文教研室的7位老师参加了判卷工作。“大语”试卷共有六道大题,有两位老师判作文题,5位老师各负责一题,流水判卷,劳动强度不次于高考判卷。一个星期都在和分打交道。因此,对于学生的这个“命根”也有些想法。
考试有多种目的,有的是选拔性考试,如高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有的则是结课考试,如每学期的每门课的考试。选拔性考试一分之差就可能改变命运,所以说“分是学生的命根”也不为过。结课性考试60分及格,一分之差是及格不及格之别。不及格的可以补考(必修课),或重修(选修课)。可是,有给59分的吗?在流水判完各题、最后合分的时候,还真有58分、59分的。卷面不及格,但卷面只占总评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如果给他们平时成绩64分,那么总评成绩就是60分、61分。由此,我想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假设各科卷面成绩都是不及格,但总评成绩60分,那么,这样的学生照样可以拿到毕业证、学位证。难怪有的学生喊“60分万岁”、“60分就是100分”。可是,这样的学生能是合格的大学生吗?用人单位敢要这样的学生吗?
另外,90分就一定比80分高多少,80分就一定比70分高多少,对这个问题,我也有些质疑。文科考试有客观题,有主观题。客观题如选择题、填空题、默写题、翻译题,错了就是错了。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如果说是《战国策》肯定是不对的。但主观题,如简答题、论述题、作文题,虽然有一定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但文科的丰富性和思维的多角度以及表现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主观题的答案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和唯一的。特别是作文题,同一篇作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老师判卷可能会有不同的判分,10分上下都是可能的。因此,对于文科的分数,不必分分计较。85分、或90分以上是优,75分以上是良,考了个优良成绩,就是值得高兴的。
说实话,真正的考场,不是在学校,而是在社会。少数人有“好爸爸”、“好妈妈”、“富爸爸”、“富妈妈”毕业后可以找到“好工作”、“好位子”,但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今后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上站住脚,也就只有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抓住机遇和勤奋工作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