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硬笔书法选修课夏京春老师行书字帖前言 |
分类: 书法 |
前
本字帖是为参加“硬笔书法”选修课的同学准备的。根据社会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在篆、隶、楷、行、草诸字体中,我选择了行书来教学。这是因为行书比楷书写得快,比草书易于辨认,最具实用价值。本课程的定位在“实用”二字。通过学习,要求同学们把字写清楚,写规范,写流利。
本字帖的基本使用方法是:读帖、摹帖、临帖和背帖。读帖,主要读笔顺,读笔法,读结构。摹帖,即用一张可以透过字的薄纸压在字帖上,描摹着字帖上的字迹去写。临帖,是将字帖放在习字纸旁,照着帖上的字写。背帖,就是不看字帖,也能写出像字帖的字来。总之,“写得像”是摹、临、背帖的基本要求。如果书写时不能“忘我”,还写成自己原有的字体,那就不叫练字了。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本字帖先从行书的基本笔法学起。行书的基本笔法就是笔画连带,点、横、竖、撇、捺、折、钩等汉字的基本笔画都可以连写或简写。每个汉字都是由不同笔画构成的。用行书的笔法来写各种笔画,是写好行书字的关键。
汉字结构上的一大特点是有偏旁部首。偏旁部首重复出现的频率很高,因此,掌握好一个偏旁部首,就可以举一反三地运用到其他字当中去。本字帖选择了98个常用的偏旁部首,同学们只要反复摹临,定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000常用汉字是根据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局编写的《最常用的汉字是哪些》选摘的,按使用频率高低顺序排列。有的同学字写得不好,或是过于局促,写得不开;或是歪七扭八,写得不正。为纠正这些毛病,“1000常用汉字摹临”使用了大格大字,请同学们在摹临时一定要注意笔顺得当,结体匀称,重心平稳,笔画连贯。
写好汉字是为了应用,而汉字的日常应用主要落实在篇章上。一篇文章的行款章法如何,即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处理得怎样,直接影响到别人对你的字是好是差的评价。因此,必须重视“整篇文章摹临”。行书与楷书相比有明显的流动感,要“行”起来。“整篇文章摹临”正是练习行书的笔势、节奏和起止转承的重要步骤。12篇文章,各具特色,多加体会与摹临,方能做到熟能生巧,书写自如。
硬笔字练到一定程度,要想进一步提高,就需直接从古代优秀碑帖中汲取营养,从毛笔书法中学习借鉴,这也是硬笔书法学习的一条途径。
虽说本课重在实用,但有些同学希望“更上一层楼”,也不妨搞点“硬笔书法作品创作实习”。书法创作与日常书写的要求是不同的。书法创作可以竖式书写,也可使用繁体字,不仅要得体,而且注重个性,讲究创造性。
最后,说一下这门课的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平时测试包括单字书写和短文抄写两部分内容,共4次,评定“及格”和“待及格”两种成绩。“待及格”者要多加练习,可参加下一次测试,但4次平时测试均“待及格”者,没有参加期末考试的资格。期末考试包括单字书写、短文抄写、贺卡设计与书写和作文4部分内容。
同学们,选修上“硬笔书法”课,说明有要写好字的愿望。为实现这一愿望,请充分利用这本字帖吧!根据个人情况,每天至少要用半个小时来摹临字帖,先读帖后摹帖,先摹帖后临帖,先慢后快,先“忘我”再“有我”。我相信,只要你持之以恒,认真,踏实,有耐心、有毅力地去练字,你的字一定会有很大的长进。我们的口号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编者 夏京春
2006年7月20日
整篇文章摹临(局部)
我的QQ:784452950
我的E-mail:xiajingch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