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遗传学》 |
实验(一)果蝇的饲养及性状识别
前言:
实验原理:
普通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2n=8)是昆虫纲,双翅目,果蝇属的一个种。具完全变态。果蝇每12天左右可完成一个世代,生活史较短,生长迅速;繁杂能力强,每只受精的雌蝇可产卵400--500个;培养果蝇的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果蝇的生活要求简单,常温下就可以生长繁殖,容易饲养;果蝇不同的形态突变类型多达400种以上,便于观察分析;并且染色体数目较少,再加之果蝇唾液腺染色体巨大的特点,因此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试验材料。
果蝇雌雄的鉴别,雌蝇的特点为,体型较大,腹部末端稍尖,腹部背面有五条黑色的环纹,无性梳,腹部腹面有6个腹片,外生殖器外观简;雄蝇的特点为,体型较小,腹部末端稍圆,腹部背面有三条黑色环纹,有性梳,腹部腹面有4个腹片,外生殖器外观复杂,在低倍镜下可看到生殖弧,肛上板、阴基。
实验试剂、器材:
1、材料
野生型雌雄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2n=8);常见的各种突变体。
2、试剂
乙醚、琼脂、绵白糖、丙酸、酵母粉、玉米粉、乙醇。
4、器材
显微镜、放大镜、恒温培养箱、高压灭菌锅、培养瓶、麻醉瓶、棉花、纱布、滤纸片、牛皮纸
实验步骤:
1、果蝇的饲养
果蝇培养基的制备以100ml为单位介绍玉米粉培养基的成分。
成分
水
玉米粉
绵白糖
琼脂条
丙酸
酵母粉
配制时先将水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用于溶解琼脂(多熬一些时间),另一份煮玉米粉和糖,将两份分别煮好后再和到一起煮沸,后再加入丙酸,待其冷却后在培养基的表面洒一层酵母粉,插上一块经过灭菌后的滤纸片作为幼虫化蛹的干燥场所。
常用来培养果蝇的是广口瓶和指管,在使用前必须先经过灭菌,包括瓶塞在内。灭菌一般采用高压灭菌法,灭菌温度121℃,时间20分钟。
2、果蝇的生活史
果蝇生活史是完全变态过程,需经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最适温度为20~25℃,完成生活史需12~15天,温度提高到26℃以上,完成一个生活史只需10天。雌果蝇在羽化后12小时开始交配,交配后两天开始产卵,需经两次脱皮才能从一龄幼虫变为三龄幼虫,幼虫生活6~7天开始化蛹,幼虫在壳内完成成虫体型和器官的分化,最后从蛹壳的前端爬出。
3、处女蝇的选取方法
选择处女蝇时,先把亲本除去,收集10小时以内羽化出来的新果蝇,再把雌雄分开,这时得到的雌蝇应该都是处女蝇,如需验证,则先不放入雄蝇,3天后看其是否产卵,不产卵就是处女蝇了。
4、果蝇的麻醉
观察结果和分析
实验(二)果蝇的双因子遗传实验
前言:
实验原理:
果蝇的灰身与檀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第三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E(+)和e控制,长翅与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第二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Vg(+)和vg控制。E和e、Vg和vg间为完全显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