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俞光阳先生书法作品写赏析文

(2024-12-06 20:51:53)
标签:

为俞光阳先生书法作品

文化

情感

杂谈

分类: 文学评论
为俞光阳先生书法作品写赏析文   文/冰云

赠郑夫子鲂

【作者】孟郊 【朝代】
拼音
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
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
宋玉逞大句,李白飞狂才。
苟非圣贤心,孰与造化该。
勉矣郑夫子,骊珠今始胎。

译文:
人如果将天地都纳入心胸,叹息一声也会像狂风惊雷一样!一个人的文章能写出极其精妙微小的变化,天地间万物变化的景象可以任由他去裁决。宋玉文章呈现的是气势宏大句子,李白诗句满篇飞舞呈现的是不羁之才。如果没有一颗广阔的圣贤的心灵,怎么能够和天地万物的造化合拍。郑夫子,请好好用勤勉激励一下自己,因为贤才还刚刚成胎,离出生还远着那!
 注释:
吁嗟:感叹,叹息。
微:指细微、奇妙之处。
裁:裁剪,取舍。
狂才:不羁之才。
苟非:如果没有。
孰与:和谁。
骊珠:喻贤才。

冰云赏析:
俞先生的书法语句,取自孟郊《赠郑夫子鲂》诗句中精华,天地入胸臆,文章生风雷,十个字写得笔意老辣,行书字体规范。彰显大家风范。这对联值得大家赏心悦目!

为俞光阳先生书法作品写赏析文

 唐•李商隐“九色鹿,草木皆光新。祥瑞至今传,过竿金相电。灵异一何事,仙游东海边。不知何日去,闲卧白云间”此诗描绘了九色鹿的光彩照人、灵异非凡以及神秘莫测的形象。

冰云赏析:九色鹿,是神话故事。李商隐用精致的笔触,描绘出九色鹿神仙美貌,九色鹿在的地方,草木都是鲜亮的。这祥瑞的神鹿故事流传至今。神鹿似仙似神,游东海,卧白云间,是神鹿是仙鹿。神仙故事,用诗语描绘的活龙活现,精准可见,实为妙笔生辉!

俞老师用精湛的笔法,行草书写了李商隐这描摹九色鹿精彩片段,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确实是一幅雅品,值得我们欣赏!真的是叹为观止!

为俞光阳先生书法作品写赏析文

《九色鹿图》  
作者:韦庄  (唐代)
绿波上,九色鹿。红蹄浪,万丈夫。语笑嫣然,岂伊人。身似化鸟,心如飞絮。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善工词,词风清丽,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韦庄的诗多以伤时、感旧、离情、怀古为主题。韦庄写的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

冰云赏析:
九色鹿是神话故事。韦庄用精炼的词语,描摹九色鹿在水里的样貌,美丽的模样有红蹄踏浪的千军万马的宏伟气势;有美女嫣然一笑的娇柔美颜;又身轻似飞鸟,心又似洁白的飞絮。韦庄,用白描手法,精炼诗句,为我们描写的九色鹿,跃然纸上,经实可见。

俞老师书写的《九色鹿图》的行书,字迹写得流畅自然,浓淡相宜,好诗加好字,为欣赏者留下美好的赏心悦目的感觉。

为俞光阳先生书法作品写赏析文

    "霁月光风在怀袖,白云苍雪共襟期"系明晚期左光斗自题联。
    作者简介:
    左光斗(1575年-1625年), 字遗直,一字共之、拱之,号浮丘、苍屿。 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今属安徽桐城)人,明朝晚期名臣、水利专家、“东林六君子”之一。 

      冰云赏析:
     这副对联的 “霁月光风”,意指下雨之后天气渐趋晴朗的明净景象,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胸襟开阔,古有谚语道:接物现霁月光风,持己则严霜烈日(即接物温暖和煦,宽于待人,对待自身要严于律己)
“在怀袖”“共襟期”互为呼应,仄平规整,皆是一种隐喻的表达方式,借古人日常所穿衣袍的袖口宽大、门襟飘广这种具体的物象形容立志高远,海纳百川之气概。“白云苍雪”更多的是左公个人的一种美好期待:身处高处像白云,云卷云舒,肆意畅快,干干净净;若不幸落入凡尘,则如苍白之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澄清天下之志。霁月光风,终然洒落,纵使官场浮浮沉沉,狰狞黑暗,但依旧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携龙颖刺,身向明镜台,脚踏实地仰望星空亦如霁月白云。

为俞光阳先生书法作品写赏析文

淡如秋水闲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


这一佳联,是清代诗人、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汪士禛所撰联。源自明代文人吴与弼《草庐日录》:“淡为秋水贫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

冰云赏析:
如秋水明净从容,作者以此表达宁静淡泊的情怀;似春风温和平静,则显示了一种待人接物的态度。这与“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有异曲同工之妙。
联语表现了作者内心世界的淡泊宁静:水本无味,又言秋水,更添清凉之意;春风最柔,又言静后之风,更显温雅和睦。人类情感从平淡到激情,从深情到恬淡,可谓一路走来一路风光,然而最美的景致是给人宁静的浩渺心境。联语中的“闲中味”是一份心情与感悟,是一种生活姿态,而“静后功”则是一种默默进取之后的完满状态。
此联道出了理学家修心养性的感悟,秋水淡而远,反觉天地辽阔,于万物不起执著贪爱,心境自然平坦。也道出了人过中年的心智与感知: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何不随遇而安,在风起的日子笑看落花,雪舞的时节举杯向月,从容进入生命另一季的开始,破蛹化蝶,夕阳似火,蔚霞满天。

俞老师用行书抄录这幅对联,字体自然流畅,笔尖流露着清淡秀气的心怀,正如汪士禛对联写的那样“淡如秋水闲中味,和似春风静后功”,气韵在字里行间蕴含。好联有好字,彰显文字的感染力和穿透力,淡泊自然。

为俞光阳先生书法作品写赏析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