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俞光阳先生书法作品写短文《偶成》、《偶然》

标签:
为俞光阳先生书法作品文化情感 |
分类: 文学评论 |
为俞光阳先生书法作品写短文
.戴望舒《偶成》、徐志摩《偶然》

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冰云赏析:
《偶成》是戴望舒著的现代诗作。这首诗作于抗战最后的岁月,那一段黎明前黑暗的岁月,被无数的人默默地承受,慢慢地想起,又淡淡地吐出。《偶成》字里行间流露着欣喜、希望与坚定,诠释着平凡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诗歌相对自由的格律吟诵出真挚的情韵,不是流光溢彩的华章,却用朴实的言语诉说生命的真意,不动声色的力量就这样随之渗入听者的内心。
这首诗以独特的笔触着眼身边,意境却不拘一格,小事物中孕育着人生大境界。以至于而今细细吟来,仍然可以契合我们的心灵,引起共鸣,而不是随着那一段过去被无情的时间埋葬。或许这就是诗歌的魅力,于堆积沉沉厚土的记忆中诞生,更能挣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获得永生的感染力。
《偶成》是诗人不经意间凌空而来的灵感冲动下笔成文,却也从侧面让我们瞥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纷繁落尽,正道沧桑,随着时光流转,这一个偶然转身,已经是另一番模样。只有静水流深,汩汩中流淌着生命的真谛,至今不息。它更是一首生命的赞歌,是诗人历经磨难之后得到的大悟。
2.徐志摩《偶然》原文: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冰云赏析:
此诗乃是诗人徐志摩偶遇林徽因于伦敦时所写,昔时徐志摩偶识林徽因,燃起爱情之火、诗作之灵感,一挥而就有此佳作。写于1926年5月,初载于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也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的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副词,作者在这抽象的标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若用“我和你”、“相遇”之类谁都能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的相当实际的词作标题,这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自然就荡然无存了。徐志摩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中,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

1.戴望舒《偶成》
原文:《偶成》文/戴望舒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
古旧的凝冰都哗哗地解冻,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再听见明朗的呼唤——这些迢遥的梦。这些好东西都决不会消失,因为一切好东西都永远存在,它们只是像冰一样凝结,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冰云赏析:
《偶成》是戴望舒著的现代诗作。这首诗作于抗战最后的岁月,那一段黎明前黑暗的岁月,被无数的人默默地承受,慢慢地想起,又淡淡地吐出。《偶成》字里行间流露着欣喜、希望与坚定,诠释着平凡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诗歌相对自由的格律吟诵出真挚的情韵,不是流光溢彩的华章,却用朴实的言语诉说生命的真意,不动声色的力量就这样随之渗入听者的内心。

2.徐志摩《偶然》原文: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冰云赏析:
此诗乃是诗人徐志摩偶遇林徽因于伦敦时所写,昔时徐志摩偶识林徽因,燃起爱情之火、诗作之灵感,一挥而就有此佳作。写于1926年5月,初载于同年5月27日《晨报副刊·诗镌》第9期,署名志摩。这也是徐志摩和陆小曼合写的剧本《卞昆冈》第五幕里老瞎子的唱词。
后一篇:五绝冰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