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俞光阳先生书法作品册页《琵琶行》写赏析文

标签:
为俞光阳先生书法作品文化情感 |
分类: 文学评论 |
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被贬。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该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其诗结构严谨缜密,错落有致,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全诗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江上送客,忽闻琵琶声,为引出琵琶女作交代。声形俱佳地描绘了江上琵琶声撼动人心的乐曲。期间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
第二部分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具体而生动地揭示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超绝的演绎琴艺引得听者与乐者一起共鸣。。“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再是“大珠小珠落玉盘”,乐音先涩后滑的演绎,出现两种意境。
第三部分写琵琶女自述身世。从“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诗人代商妇诉说身世,由少女到商妇的经历,亦如琵琶声的激扬幽抑。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
第四部分写诗人深沉的感慨,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诗人和琵琶女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这偏僻处,诗人的同情中饱含叹息自己的不幸。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全文以人物为线索,既写琵琶女的身世,又写诗人的感受,然后在“同是天涯沦落人”二句上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