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寻踪(6):湖北黄梅·四祖寺塔

分类: 国保寻踪 |
我很喜欢四祖寺。第一次动去那里的念头,还是因为一个人,从那里听说了这个可以禅修的地方。这回在一个星期的疲劳忙碌之后,就选择了这个地方去放松一下心灵。
四祖寺位于黄梅县大河镇四祖寺村双峰山下,从黄石到那里车程不到两个小时。那里曾经是禅宗四组道信的道场,原已毁弃,90年代高僧本焕发源重建,取名“四组正觉禅寺”,现已成为中部地区禅宗重要寺庙。寺庙不收门票,不强制摊销香火钱,甚至有免费的斋饭供应,其本质还是一个僧人和居士们修行的地方,而不是一个景区。
http://s8/mw690/001mVhQEzy7oYQIR97F97&690
(四祖正觉禅寺大门)
上午就在寺内参观,妈妈见菩萨就磕头,上香火钱,我和老婆也磕了几个头。对佛教和禅宗文化知之甚少,只能走马观花。中午有位和尚指引我们到斋堂吃饭。第一次见到僧人们集体用餐。用餐前有僧人会敲响门前的木鱼(梆),据说木鱼的悬挂也有讲究:木鱼朝外说明寺里宽裕,接受云游和尚和信众挂单;木鱼朝内说明是小庙,不接受这些。四组寺是大庙,木鱼自然是朝外的。
http://s10/mw690/001mVhQEzy7oYQJXS6ld9&690(斋堂、僧人和木鱼)
我们是等僧众们用过餐后才用的,僧人们用餐时正襟危坐,不发一言,用完餐就口宣佛号而出,我们就能进去吃饭了。从消毒柜里那晚,打菜,菜品不像在网上看到的其他地方的斋菜那样花样百出,知识几个简单的家常菜,但是这才是真正的斋菜该是的样子吧。不算可口,也不算难吃,油水不多,就是有点辣。才知道出家人也是可以吃辣的。
吃完饭从寺里出来,在车里坐了一会儿避雨,然后就是巡访那些古迹了。首先找到国保碑,才知道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四祖寺塔”并不就是一座塔,而是四祖寺周边文物古迹的合称,包括三塔(毗卢塔、种松塔、衣钵塔)、两桥(明月桥、灵润桥)和一石刻(灵润桥石刻群)。
http://s3/mw690/001mVhQEzy7oYQLCC7oa2&690
(国保碑,第一次看到国保碑背面对文物的介绍)
首先找到的是灵润桥和桥下的石刻群。灵润桥就在停车场前缘,建于元顺帝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是当时的四祖寺主持祖意庭柏禅师募缘修建。灵润桥是石拱桥,为单孔纵列发券,拱宽7.35米,拱高5.30米,桥梁石、拱石、券脱石等条石砌成,两侧平铺十八层桥石。桥上建廊式长轩,两端设高大的五花山门。桥拱内侧东壁上镌刻有建桥记事铭文,分布于8块拱石上。灵润桥下岩盘上有规模宏大的摩崖石刻群,大小有20处,以中唐书法巨匠柳公权擘窠巨制“碧玉流”为代表,都是古代官员、骚人雅士即景唱和,勒石留名。真草隶篆,咏景寓情,法书美文,与桥争辉,是黄梅古十景之一,以“西山碧玉”而名播四方。
http://s2/mw690/001mVhQEzy7oYQMkTyp11&690
(灵润桥,又名“花桥”)
http://s11/bmiddle/001mVhQEzy7oYQNpdwKea&690
(桥下石刻“碧玉流”)
从灵润桥往寺庙方向走,左手边有台阶,拾级而上,很快就找到了毗卢塔。毗卢塔建于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是四祖道信大师之墓塔,又名真身塔、慈云塔,是中国禅宗僧人第一座真身墓塔。毗卢塔属亭阁式四门塔类型,四角攒尖顶,塔体外方内圆。塔身东南西三面辟莲花券门,通高11米,塔基边长10米。唐永徽二年闰九月初四日,四祖大师于塔中坐化。嗣法弘忍大师遂命封闭塔门,次年,塔门无故自开。大师真身完好如生,端坐如钟。元代诗人赵国宝有诗曰“一层石塔一层云,塔外松筠几万根。大圣至今身犹在,游人如见佛长存”。
http://s7/mw690/001mVhQEzy7oYQOTKzs36&690
(四祖道信墓塔“毗卢塔”)
毗卢塔再往上走,是新修的传法洞,在上面也可以看到正在修建的大金塔。但一时却不知道这样寻找剩下的两塔一桥。对照地图,只好下山后重新从寺庙旁边的水泥路往上走。
不多久,见到一台阶往山上走,估计应该是通往某处古迹的台阶,就向上探寻。路上都是牛粪,不干净却也没什么味道,挺原生态的。果然,在上面找到了一座石塔——衣钵塔。衣钵塔又称祖师塔,是一座单层亭阁式石塔,通高3.8m。塔体有五代后期北宋早期的建筑风格,可能是清皎禅师墓塔。塔身自下而上依次为雕花方形塔基底座,素面塔基盖板,盖板上承六面柱形弥须座,置立鼓式圆柱塔身,上覆六方厚重山花飞角塔檐和六棱金瓜宝瓶塔刹等件构成,底座四方壁面和须弥座束腰,镌有多种浮雕瑞兽、花卉,刀法厚重细腻,造形写实,跃跃欲动。
http://s13/mw690/001mVhQEzy7oYQPSQ8Iec&690
(疑似清皎禅师墓塔“衣钵塔”)
从台阶下来,继续往山上走,寻找半天,终于在民房边一处小广场内找到了种松塔。种松塔谐音又称众生塔,全称种松和尚塔,是一座花岗石构的祭祀亭,由外亭内塔组合而成。亭室正中立有竖蛋式覆钵塔俗称卵塔,相传四祖大师为保藏弟子五祖弘忍的前世栽松道者的真身所建的祭祀塔,属唐建筑遗存。宋元符二年(1099)二月,寺僧戒耸募化山前刘子常,于塔外建石亭遮护以保护石塔。
http://s11/mw690/001mVhQEzy7oYQRnCIO8a&690(种松塔,谐音“众生塔”,外为“鲁班亭”)
至此,仅剩下明月桥没有找到了。时间不早,只能下山了。往山下走的路上,见一台阶往下,和网上说的明月桥位置相符,果然见到一小型石桥。石桥比灵润桥早建十年,为庭柏祖意禅师手造,据说时至今日仍能承受载重10吨的车辆通过。现在已经废弃不用,在桥旁边用钢筋混凝土修建了一座通行桥。
http://s6/mw690/001mVhQEzy7oYQVBhPLb5&690
(废弃的明月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