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 VS 西方心理学
(2009-03-23 11:41:55)
标签:
心理学发展华人创新意义车文博中国传统文化国学李心天文化 |
在应用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文化差异已成为心理学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从心理学史的角度看,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心理学智慧也一直在为现代心理学发展源源不断的提供着丰富的灵感与启发。
因此,以大陆的车文博先生、申荷咏先生、朱建军先生、杨广学先生等,以及港台杨国枢先生、黄光国先生等为代表的一批华人心理学家,自80年代起就开始了“华人本土心理学”的探索与研究。
对“心理学本土化”的一般认识会认为本土化就是将“华人”与“西方”对立起来,就是排拒“西方的”心理学知识,而且是要建立“华人的”心理学知识。
事实上,将“东方/华人:西方/非华人”对立起来,以“中西之别”来进行本土化的心理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上与实务上的困难。
但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并不表示“西方”的心理学与“华人”的心理学就一定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反过来说,我们可以感受到“西方”的心理学知识有其一定的普遍性,但同样地这也并不表示我们就可以不经消化地将它(们)应用到在地社会上来。
由此来看,心理咨询的本土化议题,重点应在于承认目前源于西方的心理咨询的理论与逻辑,与华人文化背景间的隔阂。
这样才能将焦点放在了解并建立一个“消化、转化”的机制,让两者的逻辑、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方向不是局限于“中西之别”的对立建构,而是转向创造性的整合。
基于以上构想,我们集合国内文化心理学领域的先行者及国学大师,将于2009年4月联合举办首届华人应用心理学发展高峰论坛。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为论坛独家电视合作媒体。
中国心理学会创始会士,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先生担任论坛顾问。中国医学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士李心天先生担任论坛名誉主席。
我们试图在过去研究的经验与基础之上,通过此次论坛将展示华人心理学家、国学家们关于国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使参会者在对传统文化与心理学的交互影响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掌握并发展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现代心理学理论与技术。
相信在大家的相互激励、协助与支援之下,未来更具创新意义与价值的本土心理学理论、技术是指日可待的。
而为增进、推广国内学术界及研究生对“传统文化与心理学发展”这一主题的研究兴趣,深化且强化相互学习、互动机会,我们将一本初衷地继续召开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持续地往华人本土文化心理学的学术方向努力迈进。
本届论坛将于2009年4月28——30日在北京召开,详情见华人心理网http://www.psychines e.com/info/showspeci al.asp
欢迎各位光临、指正!
————————————————————————
附:论坛日程
4月28日
上午
李绍崑:让世界感受中国的精、气、神
济群法师:生命的觉醒
下午
王文忠:从中国文化心理学的角度谈家庭的“保护、情感、教育”
朱建军:传统文化心理研究中的误区
4月29日
上午
格桑泽仁:藏密六字真言与得觉催眠
杨广学:身心合一的观念与治疗的途径
下午
胡孚琛:道家内丹学对心理学的新诠释
王凤香:《黄帝内经》对现代释梦学的启示意义
4月30日
上午
汪凤炎: 智慧的德才兼备理论
王绍璠: 禅与脑—中国禅宗心法"参话头"
下午
周一骑: 孔子与庄子所揭示的人生艺术对于心理学的启发意义
陈启祥: 易经对心理学的角色扮演和系统排列的影响和贡献
本届论坛详情见华人心理网:
http://www.psychines e.com/info/showspeci al.asp
因此,以大陆的车文博先生、申荷咏先生、朱建军先生、杨广学先生等,以及港台杨国枢先生、黄光国先生等为代表的一批华人心理学家,自80年代起就开始了“华人本土心理学”的探索与研究。
对“心理学本土化”的一般认识会认为本土化就是将“华人”与“西方”对立起来,就是排拒“西方的”心理学知识,而且是要建立“华人的”心理学知识。
事实上,将“东方/华人:西方/非华人”对立起来,以“中西之别”来进行本土化的心理学,有着重大的理论上与实务上的困难。
但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并不表示“西方”的心理学与“华人”的心理学就一定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反过来说,我们可以感受到“西方”的心理学知识有其一定的普遍性,但同样地这也并不表示我们就可以不经消化地将它(们)应用到在地社会上来。
由此来看,心理咨询的本土化议题,重点应在于承认目前源于西方的心理咨询的理论与逻辑,与华人文化背景间的隔阂。
这样才能将焦点放在了解并建立一个“消化、转化”的机制,让两者的逻辑、理论联系起来。这样的方向不是局限于“中西之别”的对立建构,而是转向创造性的整合。
基于以上构想,我们集合国内文化心理学领域的先行者及国学大师,将于2009年4月联合举办首届华人应用心理学发展高峰论坛。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为论坛独家电视合作媒体。
中国心理学会创始会士,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先生担任论坛顾问。中国医学心理学奠基人之一、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中国心理学会会士李心天先生担任论坛名誉主席。
我们试图在过去研究的经验与基础之上,通过此次论坛将展示华人心理学家、国学家们关于国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使参会者在对传统文化与心理学的交互影响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掌握并发展出具有创新意义的现代心理学理论与技术。
相信在大家的相互激励、协助与支援之下,未来更具创新意义与价值的本土心理学理论、技术是指日可待的。
而为增进、推广国内学术界及研究生对“传统文化与心理学发展”这一主题的研究兴趣,深化且强化相互学习、互动机会,我们将一本初衷地继续召开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持续地往华人本土文化心理学的学术方向努力迈进。
本届论坛将于2009年4月28——30日在北京召开,详情见华人心理网http://www.psychines
欢迎各位光临、指正!
————————————————————————
附:论坛日程
4月28日
上午
李绍崑:让世界感受中国的精、气、神
济群法师:生命的觉醒
下午
王文忠:从中国文化心理学的角度谈家庭的“保护、情感、教育”
朱建军:传统文化心理研究中的误区
4月29日
上午
格桑泽仁:藏密六字真言与得觉催眠
杨广学:身心合一的观念与治疗的途径
下午
胡孚琛:道家内丹学对心理学的新诠释
王凤香:《黄帝内经》对现代释梦学的启示意义
4月30日
上午
汪凤炎: 智慧的德才兼备理论
王绍璠: 禅与脑—中国禅宗心法"参话头"
下午
周一骑: 孔子与庄子所揭示的人生艺术对于心理学的启发意义
陈启祥: 易经对心理学的角色扮演和系统排列的影响和贡献
本届论坛详情见华人心理网:
http://www.psych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