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对部分学生来说,在新学年需要适应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以及种种转变,都会构成不同程度的压力。
事实上,压力并非源于事物或处境本身,而是产生于人怎样了解那件事物或处境;以及人如何估计自己处理这些事物和处境的能力。
学生在新学年或多或少都会面对一些压力。在学业方面,他们会估计自己能否应付新课程。在社交方面,又会估计自己能否认识新朋友,以及和他们融洽相处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及中学生开学时经常遇到的问题。
家长如何帮助子女面对转变,纾缓压力?教育局教育心理服务组专责教育主任刘颖贤特别向各位家长讲解压力的表征,以及纾缓压力的贴士。
面对压力 有何表征?
若面对压力无法纾解时,压力警号就会响起,当中包括:
-
身体出现的表征:头痛、敏感、疲倦、肠胃不适或肌肉疼痛等。
-
精神欠佳:精神散涣、注意不集中、不耐烦、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经常叹气。 -
消极的想法和生活态度:对身边的事物不再感兴趣和经常表现推卸的态度。 -
自我评价下降:觉得自己很无能和无价值。
有何对策?
以正面角度看问题
压力主要源于自己如何了解事情和处境,因此用正面的角度了解事情,可以把压力化为动力。如果担心一件事,可以尝试把它变成一种雀跃的期待、或新的挑战。例如把「担心在新环境中能否交到新朋友」,转变为「期待在新环境中可以扩大社交圈子,与不同的朋友认识」。这期待可以改变我们看事情的角度与心态,压力也会随之减少。
亲子沟通 给子女纾压
鼓励家长与小朋友沟通,聊天是一个很好纾缓压力的途径。家长可以与子女讨论新学年的转变,例如老师,同学或学校的日程等,也可以和他们一起翻看新学年的课本。
按部就班地帮助子女调整生活习惯。在开学前,调整他们的生活流程,例如吃饭、睡觉和看电视的时间,让他们逐渐适应开学后的生活。
开学的压力,在新学年的首个星期是较大的,因为学生这时候刚接触大量新事物。家长可以在子女放学回家后,与他们谈谈在学校遇到的新事物,在适应上遇到的困难和分享感受等。
随着小朋友对新事物和环境的认识逐渐增加,建立了常规与习惯,以及逐渐了解别人对自己的要求,而调较出合理的期望的话,压力就会慢慢减少。
家长也要减压!
家长往往对子女有期望和要求,这对自己及子女同样构成压力。
家长经常要求子女达到某一成绩水平,才算是达到理想目标。父母有这样的期望是容易理解的。然而,父母需因应子女的实际能力和需要,来订出合理的期望和要求。家长平日应多了解子女的想法,也可与老师多沟通,了解他们在学校的情况、能力和需要。
有些家长为督促子女学业负上过重的责任。父母须明白自己在协助孩子学业上的角色,分清自己与老师角色之不同,不要让自己承受太大压力。这样,家长才会对孩子作合理的期望,孩子也能应付这些要求。
自助减压贴士
-
建立合理和正面的想法:调节期望,不要太理想化。如将大目标分成数个小目标,分阶段完成。接纳自己也会犯错,尝试降低自我的要求,更要欣赏自己。
-
作适量运动,如肌肉松弛的运动,跑步、行山与游泳等。
-
找人倾诉或透过写作、绘画等活动,将心中抑郁纾发出来。
-
给予自己空间和时间
-
如有需要,寻求专业人士协助和辅导。
资料来源:香港教育统筹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