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社会对教师也有着特殊的要求。但往往有许多时候,这种要求便成了苛求。人们常常会忘记,教师也是人,是一个普通的人,有着所有人都应该有的喜怒哀乐。站在讲台上,他们可以抛却自我,一旦走出校园,难道还不允许他们摘下那张“神”的“面具”?我和同事在一家著名火锅店就餐时吃出一只烟头,找来大堂经理理论,她却振振有辞地说:“你们老师应该是高素质的人,不能为了这点小事和我过不去。”一时间,我们无语,却有泪。老师,就不能要求公正吗?老师,就必须学会忍受吗?
近几年,应试教育又为老师加上了新的罪名:禁锢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的头脑。可是,国家现行的考试制度不改革,作为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又能怎样?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词:教育腐败,很大程度上指的便是老师收受学生家长的礼物。我们中华民族自古被誉为礼仪之邦,尊师重教本来是我们的传统。电视中,小说里,经常有这样的情景:每逢年节,家长们便满怀敬重地为先生准备一份礼物,即使是穷人家,也有几个鸡蛋,或者是一捆菜,几只红薯。这既是对老师辛勤工作的认可,也表达了家长们满心的感激。可是时至今日,同样的行为却为老师招来无数的骂名。老师的工作是繁重的,别的且不说,只看看严冬清晨的六点半,天色漆黑一片,你在做什么?而老师,早已站在教室里组织学生上起了早自习。正因为如此,有些家长便心存感激地为老师送上一份礼物,或厚或薄,融进的都是家长和学生对老师深深的敬意。我自己就是一名老师,接触最多的也是老师,身边的同事,外校的同行,从来没有哪一位老师主动向家长要过东西。既然做了老师,潜意识中便常有一份教师的良知,更有一种沉重的社会责任,正是这份良知和责任,促使教师难以做出有违自己职业道德的事。
教师是高尚的,但教师不是神,我们渴望社会各界能用“人”的标准来要求我们。如果辛勤的付出不被理解,只能换来无尽的责备,那将是教师心头最大的痛楚。~~~~~~~~~这是我们这儿晚报的一篇文章.大家分析一下,有什么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