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S学习策略促进学生全人成长的机制
娟子
在我看来6S是一个循环作用的整体,不能单独说哪一个策略在促进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大,只能说某一个策略在学生发展的某个特定时期起到了主要作用。
在大多数学生初次接触6S培训时,我认为起作用的首先是目标策略。这么说不是因为目标策略在6大策略中更重要、更能起到作用,而是因为我们的培训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培训,此时的学生处在迷失期。许多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学习目标,更不用谈人生规划。他们的目标,更多的是父母的目标、父母的愿望,更有甚者是为了讨好父母。
所以,从行为表征上来说我们会看到他们学习动力不足。当我们应用“目标策略”为学生找到属于他自己的人生目标,进而倒推至目前的学业目标之后,似乎他的学习就有动力了。这时我们就有可能认为学习动力来自目标,事实上我并不同意这样的看法。我认为目标只是在学生的迷失期起到了灯塔的作用,使学生从原来的“没有方向”转变为“找到了方向”,从“为别人学”转变为“意识到要为自己学”。
这种转变本身对学生来讲是一种正面的刺激,带有一种惯性,会在一段时期内激发学习动力,以至于我们认为“目标策略”在6大策略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事实上,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我们讲师自己,这也是为什么个别学生在培训之后会有反弹的根源。那么如何解决“反弹”的问题呢?根据我们的经验,讲师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说这个讲师因素,不是讲师的培训技术,而是他带给学生的感受——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倾听、共情理解,感受比技术更重要,这也是体验式培训重要的一环。这种感受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被老师尊重的,是被人认可与理解的,他从老师那里获得了自尊、自信以及自爱的能力。
因此,在明确目标之后,这种感受会激发他的学习动力,而且较之目标带来的那种动力而言它是真实的,也更长久,我们把它归为自我认同带来的动力。讲师的责任是将这种感受带给学生,并明确希望他能够向他人特别是自己的父母表达这种自尊、自信、自爱的成长愿望,因为从根本上说这些能力应当是从父母那里习得的,同时更加重要的他必须首先意识到这对他很重要,因为父母不是“讲师”,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与父母的冲突将会在改变时期加剧,这就像刘博举的改变握手习惯的例子一样,改变习惯要经历一个不舒服的过程。培训效果有时会出现反弹的原因就是父母不能像讲师一样时时满足学的生成长需要,所以家长课是6S很重要的一部分。
激发潜能策略中的"重塑自我形象"起作用正是在迷失期之后,而且是与最佳状态策略交互作用的。唤醒最佳状态的目的是将这种状态定格到自我形象之中,体验并重塑成功的自我形象。认知结构策略是发现、学习自己的认知规律,将外部的知识按照自己的认知规律去理解、消化。当学生明确目标之后,这几个策略起主要作用。使学生能够客观、真实的了解事物,认识自己,不断的激励自己前进。
自我调节策略除了教材中讲到的可以认识自己的学习过程,自我调节学习之外,我认为它的重要作用是让学生对自己的经验开放,而不再是遇到挫折之后就选择逃避。它首先是使学生认识到此时需要正视自己的现实处境,然后认识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产生的原因,审查自己的认知过程并进行调整,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自己在更多的时间中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了。事实上我认为快乐学习是一种贯穿到整个培训过程的体验,也是最终的目标。
作为我们而言,学习不单是学习客观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生活。
我对影响学习效果因素的理解
付香玲
我进入成功之道已经五个多月,眼看着徐州6S中心的出生和成长。从去年12月份开第一次班,至今已经结束了五期学生班、两期家长班和一期学习动力特训营,跟着做助教的有四期学生班和一期家长班,也亲自参与了一期学生班的培训课程,当然也见识了很多学生的进步与成长。与此同时,有一个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究竟6s是通过那些因素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
我个人认为,主要因素有:
一、6S训练系统的科学性。6s是运用心理学的技术,研究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及产生的根源,非常科学而系统。
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6S学习方法的可操作性。大部分的家长和老师给孩子说的最多的话无非是:“上课别走神。”、“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认真复习、预习”。这些听起来都是对的,如果细细品来,就会发现,这些都是要求,而不是方法。
何谓认真听讲?怎样才能有效的复习和预习?学生不知道,恐怕连有些家长甚至有些老师都不甚清楚。
因为,很久以来,人们接收到的关于有效学习的方法可能就是以上的信息。可是真正可以操作的方法实际上还是空缺的。而只有可以操作的方法才是可以持久的。
6s不仅给予孩子及家长可以操作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还简单、有效并且学生愿意做。我认为这是6s能对学生成绩提高的最重要的原因。
第三,6S讲师的积极关注。6s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脑的活动特点。6s讲师就是运用心理学的技术给予孩子积极关注,充分让孩子体验到自信的感觉。这是一切成功的开始。
学生时时会有这样那样的疑虑和困惑。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都受到传统观念和以往经验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他们来说却是无效甚至不利的影响。我们的老师因为了解孩子成长期间的特点,给予孩子以无条件的接纳,并运用同理心和积极的关注,让孩子愿意和我们亲近,愿意相信和接受我们的帮助。
第四,学习的形式。我们的6S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同时又摈弃了其他机构纯游戏的形式,而是以游戏为热身,以活动为载体,训练孩子的各种能力,让孩子对于自身存在的不足产生深刻而清晰的认识,从而让孩子自己产生改变的意愿,并采取实际改变的行动。
以上是我对开头问题的拙见,希望能与全国的6S讲师或同行进行广泛讨论,获取更多的指教,促进我的成长。
参考阅读:
1、6S的“全人发展”教育理念——答部分网友的提问
2、沟通,从心开始——成功之道内刊《沟通》发刊词
3、欣赏另一种美——单一价值观的伤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