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密云东北部的长城:道班岭分岔楼到绝壁楼 (2013.02.23)

(2013-03-13 19:52:34)
标签:

转载

分类: 长城印迹
偷个懒,直接转过来啦。

http://s6/middle/7036bf0d4d6eebe4fb915&690

在密云东北部,从司马台到黑关之间,都是险峻的大山,海拔都在千米左右。这里有喀斯特地形的遗迹,还有不少洞穴。侵蚀让山势更为陡峭,很多地方都是以山险制塞,没有边墙,对这一段长城的攀爬便更为艰难。

从司马台以东的东大楼一直到道班岭关以西的分岔楼之间,除去山势缓和的白岭关附近有大约1000米的边墙外,其余基本上都是一座座立于山巅的孤楼。要到达这些孤楼,通常需要在茂密的荆棘中做700米以上的垂直爬升,而要在山脊线上从一座敌楼到达另一座,要么异常艰难,要么就是根本不可能。这一片的长城我还有一段没有走过,那就是从道班岭关以西的分岔楼到绝壁楼之间的路段,中间一共有四座空心敌楼。

这一天北京的天气绝佳,一扫过去数周雾霾笼罩的压抑。我们一小队人马共五人,包括长城驴友群中认识不久的熊猫,和长城文化公社的老相识老冯,零度和糊涂,齐聚蔡甸东沟,打算拿下之一段落的长城。

从蔡甸东沟登山的路较为平整,数年前这里曾经想开发一个什么天云山景区,至今还留下了一个烂尾的度假村和一段水泥长城关口。我们戏称这段水泥墙为四道边(道班岭关附近的明长城共有有三道边)

废弃景区的路到了山上就没有了,后面的路就是似有似无了。虽然已经是二月底,山上的积雪还是没到小腿。积雪中有不少脚印,这条长城路看来不久前还有人走过,再加上我曾经从东沟一直上到过分岔楼,我们还不至于迷路。

到达分岔楼以后,再向西就是我的未知路线了。西面的第一楼建在嶙峋的乱石之间,我们绕向南坡,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到达。西二楼则是四个敌楼中最高的。我们一直从楼子东面绕到南面,从阳坡登上的山顶。后面的两个楼子沿山脊还算好走,但是最后的下山确是一天中最为艰难的。我们从第四楼,沿山南北向山脊向关内方向下撤,基本没有可以辨识的路。幸亏有经验丰富的老冯开路,凭感觉寻路。一路上我们只遇到了两个可以绕过得跌水,历经近一个半小时,我们撤到山下的蔡甸西沟村。

 

“四道边”水泥长城

http://s3/middle/7036bf0d4d6eebea468e2&690

从山下远望绝壁楼

http://s8/middle/7036bf0d07be4acaced67&690

建于洪武年间的长城老边,工程相当严谨。远处背景是分岔楼以西的第二楼

http://s8/middle/7036bf0d4d6eebeeca187&690

老边上的登城口

http://s10/middle/7036bf0d4d6eebf1c1729&690

老边与从道班岭关方向来的主线长城汇合的“分岔楼”

http://s7/middle/7036bf0d4d6eebf2ca126&690

分岔楼西的第一楼

http://s13/middle/7036bf0d4d6eebf55680c&690

山顶的西二楼

http://s2/middle/7036bf0d4d6eebf799cd1&690

自山顶东望道班岭关方向

http://s2/middle/7036bf0d4d6eebfa20e81&690

西三楼,南墙已半塌

http://s16/middle/7036bf0d4d6eebfdc558f&690

已经塌了一条通道的西四楼,3X3的敌楼北面只剩下了两个箭窗

http://s12/middle/7036bf0d4d6eec017227b&690

从西四楼看西面的绝壁楼

http://s4/middle/7036bf0d4d6eec030d103&690

从西四楼望东面的西三楼。可见这里的敌楼都建在险峻之处

http://s16/middle/7036bf0d4d6eec056866f&690

下山途中,变焦镜头中的雾灵山

http://s12/middle/7036bf0d4d6eec07d113b&690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