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口市委书记李树军谈经济发展

(2009-03-02 21:25:49)
标签:

杂谈

                               摘自水母网

     一栋栋楼房整齐划一,一座座小城镇初具规模,一排排厂房在朝阳下熠熠生辉。2月26日,“春满烟台”大型采访活动报道组走进龙口,从诸由观镇到黄山馆镇,由东往西一路走来,犹如在城市中穿行。

说是在城市中穿行,除了亲眼所见,还有一组数字可以佐证:60万龙口人已有30万生活在城市形态区域,900平方公里的土地已建成300平方公里的城镇社区,五团组合的梅花状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焕发勃勃生机。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大气魄、大动作,龙口的城乡一体化之路是如何走到现在的?请看龙口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组团发展拉开城乡统筹大框架

城乡一体化,规划是先导。打开龙口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布局图,“东城+新区”、“南山+高新区”、西城区、东海园区、“诸由+滨海度假区”五大组团呈梅花状分布,构筑起了龙口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框架。

“五大组团涵盖了龙口60%的村庄、70%的人口和80%的企业,使城市的发展空间豁然开朗。”26日上午,龙口市行政中心,接受采访的龙口市委常委、秘书长张学林一脸自豪,“五大组团的规划,打破了城乡统筹发展的‘隔离带’,将充分发挥县级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基本单元和前沿阵地的主体作用。”

龙口市规划的城乡一体化‘五大组团’,根据其定位的不同,发展各有侧重。”龙口市城乡办主任吕吉声告诉记者,“但最终目标是建成促进公共资源、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均衡配置、有序流动,逐步形成城乡互促互动、互融共进、比翼齐飞的五大平台。”

具体来说,“东城+新区”组团,以提升承载力和融合力为重点,重点抓老城改造、旧村开发、新居建设和设施配套;“南山+高新区”组团,以做强前沿加工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加快农民转移,融合带动周边村一体化发展;西城区组团,一方面以大项目拉动整村迁升,另一方面以大手笔促村为城;东海园区组团,以加工制造、商贸购物、文化教育和康乐旅游四大板块为主体,建成现代生态园区;“诸由+滨海度假区”组团,则充分发挥诸由观的小城镇建设优势,推进镇村一体化发展。对于这一规划,龙口市委书记李树军说:“通过实施五大组团规划,龙口将率先实现农村居住社区化,率先实现农村经济非农化、率先实现城乡民生均等化。”

目前,根据“五大组团”的总体规划,龙口市各镇街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率达到100%,中心村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65%。五大组团已建成300平方公里的城镇社区,承载了全市城乡50%以上的人口和企业,直接带动110多个村实现了城市化。今年还将通过五大组团互融,再带动消化50处村庄,使全市四分之一以上的农村实现城市化。

产业聚集夯实城乡统筹硬基础

城乡一体化说到底是产业的大发展,产业聚集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内核。

“统筹产业发展,是龙口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动力。”李树军说,“在产业布局上,我们将打破城乡界限、实行通盘考虑,重抓重推最具发展优势的城建、加工制造、临港、农村、旅游、服务六大产业,加速城乡生产要素互融、发展成果共享。”

26日上午,采访组来到“南山+高新区”组团。高新区作为龙口市加工制造业的密集区,走出了一条通过项目投入与产出反哺农村,利用企业资金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财力保障的成功之路。

“近年来,园区通过鼓励农民自愿开展土地置换,将腾出的土地进行集约化开发,先后引进了龙蓬钢管、旭鑫汽车零部件、星宇汽车配件等项目落户园区,极大地带动了下游企业的发展,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龙口高新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这些企业创造了两千多个就业岗位,仅星宇汽车配件项目就吸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200多人,为农民升级为产业工人开辟了新空间。”

不仅如此,龙口市还先后引进了三联海洋工程制造、丛林轻量化汽车、玮辰电动车等一大批高端企业,直接带动发展下游配套企业80多个,每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0户以上、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万人以上,各类企业已吸纳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以上,为农民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本领、实现新转型提供了宝贵载体。

开展土地置换,对土地进行集约化开发,壮大了农村经济,吸纳了龙口市当地的富余劳动力,反过来又促进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离星宇汽车配件不远处,用于高新区失地农民回迁的城市新社区“丽景小区”工程已近尾声。据介绍,去年启动的“丽景小区”工程,目前已建成居民楼21栋,共6.3万平方米,吴家窑、韩家洞、大隋家等660户村民已陆续入住。高新区祁家村、潘王村撤村并居工程完工后,园区的村庄将集中迁入社区,实现“居住楼房化、管理社区化、公共服务城市化。”

市委农工办主任李元彩对此评价说,龙口是通过园区建设、项目拉动等有效措施,提高了土地价值,增加了农民收入,让产业聚集成为了农民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农民就业和增收的“主阵地”,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可行之路。

服务延伸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在于最终消除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乡人民享受同等社会福利与保障。

26日下午,采访组一行来到南山新和小区,遇见了正在从事小区园林绿化的农民韩存义。“出门见城”是他对现有生活的直观评价。

“我是下丁家镇北邢家村人,去年12月份村里85户人家整体搬迁到了新和小区,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我们家也分到了13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只花了5万多块钱。”57岁的韩存义告诉记者,“以前在家务农,现在负责小区园林绿化,每天也能拿到四、五十块钱的工资,而且医疗费用在扣除新农合报销费用后,南山集团还给予报销50%,现在真是衣食无忧,有个小病也不怕了。”

韩存义的话代表了新和小区居民的心声。新和小区是南山集团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迁村并点新建设的居民小区,带动了周边南树口、丹岭、韩家洞等20多个村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城镇化。这些村的村民和南山村村民一样享受到劳动股金、鼓励奖金、鼓励股金、劳动养老保险等政策待遇,凡达到男56周岁、女52周岁退休年龄的在籍员工,如果不在工作岗位,则开始享受老人补贴待遇,男56-75周岁、女52-75周岁者每年3500元,76-85周岁者每年4200元,86周岁以上者每年4800元。

城乡社会事业统筹,是龙口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目标。按照“全面覆盖、逐步提高”的思路,龙口市以农村“六有六保”为目标,突出抓好事关民生大计的社会事业。目前,龙口市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了每人60元,参合率达到93.7%,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207处,实现了1.5公里医疗网,农村低保标准也提高到了每年每人1600元,农村五保供养率超过了80%。

不仅如此,龙口市还合理配置了城乡公共资源,把商贸超市、社区卫生、警务治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党员活动等服务延伸至农村,让农民享受与城镇居民一样的便捷生活。芦头镇芦头村村民王功先,指着文化娱乐活动中心里打乒乓球、跳舞的群众,得意地说:“我们是农民市民化,一点不比市民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