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迎来销售旺季
(2009-01-05 10:54:36)
圣诞节、元旦相继落下帷幕,但距离农历春节也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一个个节日的到来不仅给市民提供了更多的休息时间,同时也带动了我市市场销售的升温,市民的购物热情高涨,消费剧增,让商家也喜上眉梢。
食品市场价格平稳
部分市民改变购物观
记者近日走访了我市几大食品市场和部分大型超市了解到,除了肉类价格略有上浮,菜、蛋、水果类食品价格没有明显变化。
在东莱街附近的一大型超市的食品区,肉蛋类食品价格分别为猪肉每市斤11元,牛肉17元,羊肉15元,鸡蛋3元。蔬菜类食品价格分别为白菜每市斤0.38元、青萝卜0.7元、土豆1.78元、菠菜1.78元、油菜1.46元、蒜台2.98元、西红柿2.48元、辣椒4.98元、黄瓜3.48元、茄子2.28元、香菜1.98元、芹菜0.98元、大蒜0.98元。除猪肉和个别蔬菜有小幅上涨外,大部分食品价格比照节前并没有明显变化。
据该超市食品区的负责人介绍,由于部分菜农对市场的把握不准,盲目大量种植,造成今年本地和外县市的蔬菜产量都很高,菜农增产不增收,蔬菜供大于求,而肉蛋类由于国家上半年采取了有效措施,保证了货源充足,因此价格比较稳定。同时该负责人还表示,从现在到春节期间,食品市场应该不会出现太大变化。
价格的平稳也让顾客迸发出极大的购物热情,在超市食品区可谓人流攒动,生意火爆,到处都是提着装满购物筐的顾客。记者随后采访了几名正在购物的市民,一名孙姓女士告诉记者,比照往年同期,她对今年肉类、蔬菜类食品在元旦期间的价格比较满意,但仍担心春节期间会有较大涨幅,所以准备提前购置以便节省开支。王女士对在元旦期间的食品价格也表达了满意的看法,但并没有准备提前采购。她对记者说,往年见到食品价格有涨幅的趋势就提前大量购置,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达到节省开支的目的,肉类、蔬菜类食品不宜保管,易变质,经常是吃一半坏一半,同时吃起来也不新鲜。今年元旦并没有明显涨幅,她认为春节即使有所上涨幅度也不会太大,所以决定现吃现买,不打算提前采购。采访过程中跟王女士有同样看法的市民不在少数,但也有部分老年顾客表示会选择提前采购准备年货。
家电市场热销
商家打出促销牌
伴随节日的来临,家电产品迅速走俏,成为市场热销的主角,也迎来了销售旺季。商家如同往年一样,抓住节日的时机大打促销牌,一些大型家电卖场更是联手厂商让利促销,我市大部分家电卖场都搞起了打折促销活动,以此吸引顾客,提升营业额。
在花木兰街的一大型家电卖场,记者看到,大部分电器产品都标上了特价促销的标签,一台原价5888元的海尔牌高档冰箱如今打出了七折的促销价格,一台特价电脑也仅标出了2999元的价格。但也有部分家电不打折,据营业员介绍,个别不打折的商品都是近期才上市的新款,由于没有接到厂家的打折通知,因此就没有标上打折促销的标签。
虽然有些商品打折,有些并未打折,但同样都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选购。前来选购冰箱的张先生购买了一台打了七折的节能冰箱,他表示,虽然购买的不是最新款的,但是他觉得各种功能足够满足平时使用的,价钱合理、质量过硬是他选择的标准。而在电脑区选购电脑的小王则选择了一台并未标明打折的新款电脑,小王认为电脑更新太快,不能因为价格上的差别而选择老款配置的电脑而得不偿失。
该商场的柳经理介绍,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今年该商场总体营业额下滑,但元旦以来的销售额开始上涨,与往年持平。全球经济变冷,生活家电出口受阻,国内不少知名供应商早早就调整了营销策略,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准备趁元旦和春节这段期间掀起一股让利狂潮。
服装市场开始预热
传统观念深入人心
由于金融危机,2008年下半年我市服装零售业受到显著影响,客流减少,顾客对服装的需求大不如往年同期,营业额大幅下降。但随着年关的到来,多少驱散了因金融危机波及而笼罩在服装消费市场上的阴影,我市服装零售业也开始了明显的复苏。
1日在东城区的东市场步行街上,记者看到了人流如潮的景象,众多市民在此挑选服饰。在这条街上卖服装的陈老板说:“2008年下半年生意比往年差了一大截,自从进入年底才有了稍许起色。2008年下半年每天都卖不出几件衣服,店里冷冷清清,客流量减少,生意不好做,一般只要不赔,能卖的就卖了,自从进入2008年12月中旬客流量明显增加了。”陈老板的话得到了附近几家摊主的认同。随后记者采访了一位手提多件衣服的女士,被问及为何买这么多衣物,她心直口快地告诉记者,此次买衣服并不是给自己而是给家人,“穿新衣,过新年,哪有过年不买新衣服的,家人都忙了一年了,买了新衣服也是对亲人的一种关怀!”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穿上新衣服过新年已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临近年关,正是市民们着手为自己和家人添置新衣最忙碌的一段时间,因此能够带动服装市场的升温也不足为怪了,让服装零售业的商家们着实欢喜一场。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