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黄县老字号如何在他乡创辉煌

(2008-11-13 20:20:41)
标签:

杂谈

分类: 龙口新闻资讯
      黄县经商历史悠久,是全国闻名的商业之乡。黄县人重信息,会用人,懂经营,善管理,自古就有外出经商的传统。在清代至民国时期,黄县老字号为中国的工商业繁荣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因地狭人稠,所产粮食不足食用,黄县人为谋生计和发家致富,开始外出经商逐利四方。早在明末清初,他们就上京城、闯关东、出国门,创办粮店丝房(百货商店),建立当铺钱庄,开设工厂公司,进行商品贸易,典当汇兑,生产加工和水上航运。经过300多年的艰苦创业和发展壮大,至民国时期,一些国家和国内各大城市都有黄县人所兴之业,并涌现出一批举足轻重的著名商号。这些黄县老字号构织了许多地区的商业网络,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精神财富。
      据《黄县志》和有关史料记载,明末清初,黄县人马少卿的祖辈在北京朝阳门内开设了一家永裕粮店,这是黄县人在京城最早创办的粮店。清朝中期,又有黄县人开设的九家粮店落户京城。到20世纪30年代,北京城内黄县人开设的粮店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相当可观,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万裕厚和福盛两家。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城内由黄县人经营的粮店规模有了新发展,同时开办了面粉厂,如长顺、万福厚、成永面粉厂等。当时,无论是粮店还是面粉厂,家家都是生意兴隆,财运亨通。据1956年工商业公私合营时资料统计,北京城里共有粮店和面粉厂1500多家,属于黄县人开设的就有200多家。由此可见其在北京同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清代以来,黄县作为繁荣发达的商业之乡,造就了一批靠经商发迹的巨贾富豪,其中名列第一的是黄县城里丁家。丁家自清初开始经营当铺钱庄,鼎盛时期设有分号100余家,遍布山东、北京和东部沿海地区,大多数集中在胶济铁路沿线城市。丁家的当铺钱庄生意兴隆,家资富可敌国。
      由于地缘、人缘关系和海上交通的便利,黄县人自古就有闯关东的习惯。据《山东通志》记载:“(黄县)地狭人稠,故民多逐利四方……奉天(今沈阳)、吉林方万里之地,皆有黄人履焉。”《黄县故事》说:“东三省更成了黄县人经商的战场,大到都市,小到屯子窝棚,全是黄县人。”从志书记载可知,清代至民国时期闯关东的黄县商人人数众多,遍布东北所有地方,其中多集中在沈阳、营口、哈尔滨、佳木斯、吉林等城市,这些地方成了他们发财的基地和第二故乡。
      在辽宁省会沈阳市,过去曾有“先有老天合,后有奉天(沈阳前身称奉天)城”之说,老天合就是清初由黄县人在沈阳中街创办的老天合丝房(百货商店),经营历史长达280年。老天合丝房鼎盛时期设有分店48家,遍布东北各地,店房共计400余间。沈阳总店从业人员有248人,年销售额达700多万元,规模之大,货物之全,实力之强,位居沈阳所有商家之首。在老天合丝房影响带动下,黄县人纷纷来此经商发财,沈阳城内民族商业迅速发展起来,中街成为寸土寸金的商业宝地。民国时期,沈阳中街200余家商号中,各种丝房有40余家,财东都是黄县人。黄县商人开设的丝房规模大,资本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有17家,分别以“天”、“吉”、“兴”、“洪”、“裕”、“谦”为商号字头,即老天合联号,吉顺联号,兴顺、兴顺西,洪顺盛、洪顺茂,裕泰东、裕泰盛,谦祥恒、谦祥源,被誉为“黄县六大号”。在长期的商业大战和激烈的竞争中,沈阳中街有数不清的老牌商号被淘汰出局,也有许多新的字号竞相出现,而黄县商人却以独有的商业韬略和雄厚资金,垄断了沈阳百货市场,左右了当地的商业局势。久负盛名的老天合和后起之秀吉顺丝房,始终在没有硝烟的商战中保持长盛不衰,成为黄县商号中的佼佼者。
      辽宁省营口市是黄县人闯关东的登陆地,故在这里经商的黄县人特别多,形成了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沈阳老天合丝房分店的买卖占据了半条街。当地规模最大的西义顺百货商店,就是由黄县人创办经营的。清末民初,西义顺财东的后人李子初等人,集资创办肇兴轮船公司,为发展航运事业做出贡献。
      清代至民国时期,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是闯关东黄县人集中扎根之地,相传过去每十个人当中就有三四个是黄县人。他们在哈尔滨谋生创业的特点是工商业兼营,以工业为主。当时著名的工业企业有双合盛火磨公司、德祥东面粉厂、于庄德毛毯厂、兴隆织布厂和永盛鞋铺。商业名店有同记、东和利和大罗新商场。这些黄县老字号开启哈尔滨工商业的先河。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在清代属于桦川县佳木斯镇。清初到民国时期,在这里开店经商的黄县人最多,约占当地商人总数十分之七八。城内中央大街350多家商号几乎全是黄县人开设的,其中著名大商号有福顺泰、公利源、义兴东、福增庄等百货商场和福聚兴五金街、同义和商店等。众多的黄县商号繁荣发展了当地经济。由于这里成为黄县商人聚集之地,故有小黄县、二黄县之誉称。
      在历史的长河中,黄县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和独树一帜、底蕴深厚的商业文化,成为黄县老字号发展壮大和长盛不衰的制胜法宝。他们经商发财以后不改所秉持的经营理念,始终把自己的品牌和信誉视为生命,因而生意更加兴隆,买卖越做越大,造就很多著名老字号,涌现出一批大财东和名掌柜。清代、民国时期的黄县老字号,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且还创造了沈阳、哈尔滨等地发达的工商业,黄县籍的巨贾富商也随之成为各地工商界领袖和势力人物。
      黄县商人在他乡的创业经历和业绩财富,已成为中国商业史上的传奇故事,黄县老字号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遗产。先辈们的创业精神和辉煌业绩,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光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