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現場

标签:
杂谈 |
分类: 南山新闻资讯 |
招生就业处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消除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影响
11月8日,我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的第一天,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小潘一大早就来到双选会的门口,即将开始“双选”的他还有些忐忑不安:“听说今年很多大企业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来学校招聘了,希望今天能在双选会上遇到合适的岗位吧。”
上午8:50,双选会正式开始,3000余名毕业生排队依次走进招聘会大厅。大厅内来自各地的企业招聘人员已经准备就绪,摊位上方贴满了用人计划和标准。记者看到上海汇众汽车烟台零部件厂一次性招聘60名机械、材料专业毕业生,新和重工(蓬莱)有限公司也提出了75人的岗位需求。
招聘会刚开始,会场内已是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毕业生边走边浏览招聘信息,一些企业招聘人员热情地向毕业生散发宣传材料,详细介绍岗位需求,会场内“双选”气氛热烈有序。上午11点,小潘与一位同专业的伙伴已经面带微笑地走出了会场,“我给两家公司投了简历,下午就能得到面试消息,希望自己能够应聘成功吧。”
11月9日,校园双选会在南山校区进行。南山校区主要集中了经济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不少毕业生已经走上了实习工作岗位。一些专业如市场营销、酒店管理等,其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致使双选会上出现了数家企业争抢毕业生的场面。据招生就业处统计,两天来,参加东海校区校园双选会上的企业有131家,南山校区81家,共为2009届毕业生提供了4000余个就业岗位,初步达成就业意向的有1500余人。
未雨绸缪,积极消除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影响
机电机械类专业是我校的品牌与特色专业,毕业生一直供不应求,很受用人单位欢迎。据了解,往年斗山机床、斗山机械、富士康(烟台)科技集团、滨州魏桥创业科技集团等国内知名大企业每年都能为我校毕业生提供700多个就业岗位,但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全部取消了招聘计划。为了消除机械行业业绩整体下滑的影响,招生就业处与二级学院通力合作,采取登门拜访、电话联系等有效手段积极联系用人企业,开辟新的就业岗位并取得显著成效。首次来校招聘的皇明太阳能集团,山东三星集团、潍坊福田雷沃重工、一汽青岛分公司、上海汇众汽车烟台零部件厂、威海威龙工具集团等知名企业及青岛、蓬莱、莱州、莱阳、文登、龙口等众多中小机械公司为机电、机械类毕业生提供千余个就业岗位,基本上保证了机电、机械类毕业生的岗位需求。
为了缓解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的冲击,学校招生就业处根据学校领导的指示精神,在各相关部门的配合帮助下早布局、早宣传、早发动,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向,转变工作思路,除了开辟一些新就业企业之外,积极联系一些内需为主,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小的企业,如喜旺集团、得益乳业、烟台东方海洋等食品深加工企业、皇明太阳能等新能源行业以及泰安泰盈科技公司等通讯服务行业的企业来校招聘。截止到目前,电厂热能、酒店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已出现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
为了抢占就业先机,学校自9月15日先行组织了南山集团辖下二十余个企业校园专场招聘之后,以招生就业处为主导,各二级学院分头行动,双选会之前已有计划地组织了百余家企业专场招聘,近3000名毕业生通过校园专场招聘会落实就业实习岗位,实现了学校领导提出的双选会之前落实50%毕业生就业的目标。
烟台中平实业有限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刘主任说:“南山毕业生工作踏实、很负责任,工作很敬业,我们每年都来南山学院招聘毕业生。”学校招生就业处的领导说:“虽然部分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不来校招聘了,但学校在“三适”、“三全”、“三零”的就业工作方针指导下,相关部门和人员提前准备、提前动手,有效化解了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影响,加上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较高,许多企业慕名来校招聘,因此,金融危机对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总体影响不大。”
拓宽就业市场,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突破600万,比2008年的559万增加41万,就业压力巨大,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校对外拓宽就业区域,增加就业渠道,对内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与就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了外抓市场,内夯质量,有效减少了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学校充分发挥位于半岛城市群和制造业基地中心区域的地理优势,先后与省内外几百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毕业生供求关系,与省内100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建立了400多处稳定的就业基地。在立足本省用人市场的同时,学校积极拓宽省外市场,并开通境外就业市场。
为强化就业服务,学校加强了就业信息网的建设,建立起便捷的信息传输渠道,新增设了招聘信息、求职信息、就业论坛、下载中心,为学生和用人单位构建就业信息传输平台,实现政策查询、咨询指导、招聘信息发布和网上求职等服务功能。除了校园招聘、网上招聘外,学校鼓励各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特色与企业共同合作办学培养人才,目前校内的“订单班”、“冠名班”已达20余个,免去了毕业生愁就业的后顾之忧。2008年10月10日,学校又与烟台技术合作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开辟了毕业生境外就业通道,烟台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领导表示将公益赞助南山学院10名毕业生到日本研修。
加强就业教育,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我校将就业教育和指导贯穿于学生入校至毕业的全过程。在入学教育阶段,学校组织专门力量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并组织学生到对口企业参观,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比较直观的认识,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在大二学习阶段,组织学生到对口企业实习、实训,让学生与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近距离接触,以加强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提高职业技能的针对性;在大三、大四阶段,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举办各种就业讲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就业、择业和创业的关系,同时开展各种信息咨询和政策指导,提供各类具体就业服务。学校还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多样化需求,开展个性化服务,设立专门部门实施一对一的互动式的就业咨询和辅导。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招生就业处与各二级学院多措并举,有效消除了金融危机对毕业生就业的不利影响。双选会后,毕业生实习就业岗位落实率将超过75%,2009届毕业生第一阶段岗位落实工作初战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