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快乐天使BOY
快乐天使BOY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276
  • 关注人气:8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口火炬手青岛激情传圣火

(2008-07-23 21:31:03)
标签:

爱在中国行

杂谈

分类: 龙口新闻资讯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7/08072310279152.jpg
 
张道锦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7/08072310285965.jpg
 
张道锦与38号火炬手雷蕾
     
 
      青岛站的奥运火炬传递已经圆满结束,我市两位优秀市民代表作为火炬手参加了这次传递。他们是如何当选火炬手的?他们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他们的心情如何?青岛给他们留下了何许印象?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龙口火炬手张道锦和李洪栋。
■入选:始料未及的“幸运”
      3月中旬的一天,龙矿集团员工李洪栋正忙着准备广场文化晚会,原本平淡无奇的一天因为奥组委发来火炬手确认函而突然变得格外有意义起来,那一刻他有一丝恍惚,几乎怀疑是在梦中。作为驻龙国有大型企业的优秀代表,他被推举参加奥运火炬手选拔活动。虽然如此,对能否最后入选奥运火炬手,李洪栋心里完全没有底,当时他心里想的是,这么大的一个活动,这么高的一种荣誉,自己当选的几率微乎其微。
      那段时间,与李洪栋抱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教体局的张道锦,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合螳螂拳的继承人之一,虽然名声远播,但他同样没抱有什么希望。直到有一天,刚刚大学毕业,在青岛工作的儿子回家询问父亲,“听说你报名参加火炬手选拔了?情况怎么样?”看着儿子一脸的兴奋,张道锦反问儿子,“能不能当选很重要吗?”儿子做了一个很夸张的动作,几乎用了最大的声音对爸爸说,“如此重要的一件事你竟然如此不上心,真是太不可理解了。你可一定要好好表现呀!”其实,性格内敛的张道锦并不是不上心,他只是觉得希望不大,所以不想过分宣扬这件事。儿子见爸爸一脸的冷酷,再也不敢向他询问选拔的进展,只是每次给家里打电话时,悄声从妈妈那里打听一下有没有什么进展。
      3月中旬的那天,张道锦与李洪栋几乎同时收到奥组委发来的奥运火炬手确认函。报名参加火炬手选拔的人那么多,为什么是他俩,而不是别人入选呢?面对这个问题,他俩不约而同地把此称之为“幸运”。其实,幸运不会眷顾没有准备的人。他们完全有资格当选火炬手,只是事先对自己没有自信而已。张道锦1957年6月出生于我市,五岁随叔父学习洪拳,8岁拜武术名家单香陵学习六合螳螂拳,多次获国内外武术比赛冠军,三次应邀去香港传授中国武术,为香港警察特聘教官;弟子遍及美国、日本、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委内瑞拉及港澳地区,在我市武术界赫赫有名。
      李洪栋同样优秀。他在单位负责组织开展全矿区大型运动会及体育活动和文艺演出工作,现为全国煤矿音乐家协会理事。2002年任教师期间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1998、1999、2000、2007等多年被评为工会积极分子;2007年获全国煤矿优秀裁判员称号;2007年被省煤矿工会评为“职工体育活动年”优秀组织者。
■准备:幸运背后的压力
      当选奥运火炬手既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压力。用李洪栋的话来说就是立刻感觉肩膀上压了很重的一副担子,“在别人眼里,我们是幸运的,头上有了一个光环。可是对我来说,除了荣誉感,更多地是压力,是考虑如何很好地完成奥运火炬传递任务。我代表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我们龙矿人的精神和我们龙口人的风采。当传递火炬的时候,我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跑步姿势?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
      从兴奋与激动中冷静下来的李洪栋开始精心为火炬传递做准备,由于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运动,李洪栋身体已经开始发福。一定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用最好的体格、最标准的体型、最好的精神面貌来传递火炬,李洪栋暗下决心。为此,他每天早起跑步,即使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满面,也咬紧牙关坚持着;晚上则拉着朋友坚持不懈地打羽毛球。为了减肥,他缩减了自己的饭量,有时候甚至把晚饭都省了,没多久,体重就有了大幅度的下降。
      张道锦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与李洪栋不同的是,由于几十年来一直没有中断过习武,他的体型相当标准,体力更是好的没法说,所以根本不用刻意去锻炼身体。但是张道锦同样感到肩上的担子很重,作为六合螳螂拳的继承人,如何把这种传统武术与奥运火炬传递、与奥运精神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六合螳螂拳的影响力,这是他不得不仔细思考的问题。为了火炬传递,张道锦甚至放弃了出国机会,他婉拒了马来西亚七星螳螂国术会发来的邀请,因为在他心中,没有任何事比火炬传递更重要更光荣。
      当张道锦与李洪栋一切准备就绪,打算参加烟台火炬传递的时候,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烟台火炬传递被取消。这无异于一个晴天霹雳,两颗火热的心立刻陷入了冰窖。正当他们万分沮丧的时候,奥组委通知他们参加青岛火炬传递,虽然不能在家门口传递奥运圣火,但火炬传递的意义都是一样的,两颗冰冷的心重新火热起来。因为通知时间比较短,而且有急事在身,张道锦差点误了时间,他甚至连胡子都没来得及刮。紧赶慢赶他和妻子坐上了一班开往烟台的班车。细心的老婆悄悄找到司机和乘务员,询问他们能不能按时赶到烟台。当乘务员得知了事情的原因是,她特意走到张道锦身边,请他安心,他们一定会按时到达目的地,而此时,张道锦正忙着刮胡子。
■传递:压力释放出的精彩
      因为火炬手事先都是保密的,所以张道锦并不认识李洪栋,在青岛的时候,他们才互相认识。那一刻,他们很激动,能有两位龙口人在青岛一起传递火炬,相互之间立刻有了鼓励。火炬传递的前一晚,因为太过兴奋,张道锦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凌晨1:50分,工作人员打来电话“查房”的时候,他还是清醒的。李洪栋倒是早早入睡了,但是那一晚上他醒了很多次,1点、2点、3点……每隔一个小时他就醒来一次,当4点的时候他再也睡不着了。
      在青岛站火炬传递活动中,张道锦是第37棒,李洪栋是第110棒。为了让火炬传递更精彩,很多火炬手都事先设计好了一些独特而有意义的动作,张道锦也不例外。当老婆提前问他将用什么姿势传递火炬的时候,张道锦神秘一笑,卖了一个关子,“等到你看现场直播的时候你就知道了,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果不其然,当张道锦接到第36棒火炬手传递的火炬时,他手持火炬,连做了三式螳螂拳的招式,螳螂双封手、鸿雁传书、海底捞月,潇洒飘逸,别具一格的传递方式赢得围观群众的阵阵喝彩声,负责现场直播的主持人也对此做了特别的介绍。当张道锦把火炬传递给38号选手,来自青岛电视台的主持人雷蕾的时候,他们俩分别手持火炬作了一个心的造型,漂亮柔美的造型又获得了阵阵叫好声。据张道锦事后介绍,为了把六合螳螂拳与火炬传递完美结合,让传统武术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交相辉映,他特意选了这三式招数,因为要一直保持火炬竖立不倒,所以张道锦在选择什么招数的时候煞费苦心,原本只想来一招螳螂双封手,结果火炬到手的时候,一时收不住手,连续来了三个动作,最要紧的是火炬始终连倾斜都没有。而那个心的造型,则是雷蕾设计,寓意“我们爱的是火炬”,三式螳螂拳是刚的,而心是柔美的,有刚柔相济之意。
      就因这刚柔相济的火炬传递方式,张道锦一举成为很多人眼中青岛站火炬手中最出彩的一位。几个小时后,张道锦打开自己的手机,几十条手机短信让他吓了一跳,亲朋好友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大家一致认为他的火炬传递姿势堪称完美。后来得知,他的这次传递镜头,被全国各地电视台反复播放。“其实我当时特别紧张,就怕做的不好,当传递完的时候,我摸了摸脸,发觉脸上的肌肉都快僵硬了。青岛电视台的那个主持人也很紧张,据她说她的手冰冷冰冷的。”而110号火炬手李洪栋虽然没有张道锦出彩,但他一直微笑着和观众挥手,也圆满完成了火炬传递任务。
■感受:精彩收获的感动
      青岛站的火炬传递取得了圆满成功,张道锦和李洪栋见证了青岛人民的热情和那份自豪感。
      当时整个火炬传递路线大约有围观群众60万,但是这么多的人竟然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混乱。路两边彩旗飘扬,喝彩声加油声鼎沸,群众身后的路灯都挂满了奥运的标志。众多的拉拉队身着整齐的服装,划一的动作和口号把观众的热情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火炬手们也频频向观众挥手致意,互动效果非常好。细心的张道锦发现,很多老人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一位头戴草帽的老人热泪盈眶,不停地双手合十,向火炬手致意。看到传完火炬,他拉着张道锦,想和火炬手合影,张道锦愉快地答应了,看到有人和火炬手合影,哗啦啦一下子围上来几十人,纷纷要求合影,张道锦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当一位列车长得知张道锦来自龙口的时候,他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对张道锦说,欢迎你以后常来青岛玩,如果你以后做我的车,我一定给你免费。青岛人的热情和好客同样感动着李洪栋,原本火炬在青岛传递,李洪栋还有着一丝不安,不知道他们这些“外来的”火炬手是否会收到同样的招呼,当火炬传递开始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青岛人的热情让他明白了,无论火炬在何处传递,我们都是山东人,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一家人。
      当火炬传递结束,火炬手上车准备离开的时候,周围的观众们仍然不肯离去,每当看到有奥运标志的车经过,他们就不停地向车内的人招手,大声呼喊加油,面对这些热情似火的观众,火炬手们也坐不住了,不停地向观众挥手,很多火炬手胳膊酸了也顾不得休息一下。下车的时候,很多火炬手的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不只是热情,青岛站的火炬传递秩序也非常好,李洪栋告诉记者,一个明显的感受是现场的警察特别少,大家都承担起了维持秩序的责任,一点慌乱也没有。
■归来:感动延续的责任
      因为怕耽误工作,张道锦和李洪栋顾不得休息,直接坐上了开往龙口的长途汽车。在车上,有乘客看他们身穿火炬手服装,纷纷有乘客要求和他们合影,他们再一次感觉到作为一名火炬手的光荣和自豪。胜利归来的张道锦和李洪栋电话一直响个不停,除了表示祝贺外,更多的人想亲手摸一摸奥运火炬,和火炬合影留念。张道锦和李洪栋告诉记者,火炬传递是短暂的,但奥运精神是永远的,他们一定会把奥运精神不停传播下去。“梁家煤矿已经和我联系,组织矿区长跑活动,争取在企业中传播奥运精神,在奥运精神的鼓舞下,再创企业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