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社会新闻广角 |
http://news.cctv.com/20080217/images/1203256570368_1203256570368_r.jpg
民族脊梁 钱学森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http://news.cctv.com/20080217/images/1203256945547_1203256945547_r.jpg
天地英雄 李剑英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剑英的颁奖词:
烟笼大地,声震蓝天。星陨大地,魂归长天,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他是一名军人,自然把生命的天平向人民倾斜。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 的生命改变航向。
http://news.cctv.com/20080217/images/1203257237199_1203257237199_r.jpg
义无返顾 孟祥斌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孟祥斌的颁奖词:
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是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体现。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
http://news.cctv.com/20080217/images/1203262488132_1203262488132_r.jpg
践行信仰 方永刚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方永刚的颁奖词:
一个真正的战士,在和平年代也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一个忠诚的战士,在垂危的时候,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他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理论家
,更是敢于奉献生命的实践者。在信仰的战场上,他把生命保持在冲锋的姿态。
http://news.cctv.com/20080217/images/1203261677268_1203261677268_r.jpg
人生如炬 闵恩泽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闵恩泽的颁奖词: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站出来!燃烧自己,照亮能源产业。把创新当成快乐,让混沌变得清澈,他为中国制造了催化剂。点石成金,引领变化,永不失活,他就是中国科学的催化剂!
http://news.cctv.com/20080217/images/1203261820489_1203261820489_r.jpg
有信延信 谢延信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谢延信的颁奖词:
当命运的暴风雨袭来时,他横竖不说一句话,生活 的重担压在肩膀上,他的头却从没有低下!用33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他就像是一匹老马,没有驰骋千里,却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峰顶。
http://news.cctv.com/20080217/images/1203257903805_1203257903805_r.jpg
树仁立德 钟期荣 胡鸿烈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钟期荣 胡鸿烈的颁奖词:
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 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http://news.cctv.com/20080217/images/1203261993275_1203261993275_r.jpg
大医医心 陈晓兰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陈晓兰的颁奖词:
虽千万人,吾往矣!曾经艰难险阻,她十年不辍,既然身穿白衣,就要对生命负责,在这个神圣的岗位上,良心远比技巧重要的多。她是一位医生,治疗疾病,也让这个行业更纯洁。
http://news.cctv.com/20080217/images/1203262131390_1203262131390_r.jpg
真爱无疆 罗映珍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罗映珍的颁奖词:
把爱人从沉睡中唤醒,是生命的奇迹,还是心灵的力量?她用一个传统中国女人 最朴素的方法诠释了对爱人不离不弃的忠贞。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才能映照爱情的珍贵。
http://news.cctv.com/20080217/images/1203262306150_1203262306150_r.jpg
心灵强者 李丽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李丽的颁奖词:
残疾打不垮、贫困磨不坏、灾难撞不倒,坚强和她的生命一起成长。身体被命运抛弃,心灵却唱出强者的歌。五年时间,温暖八万个冰冷的心灵,接受、回报、延伸,她用轮椅为爱心画出最美的轨迹。
http://news.cctv.com/20080217/images/1203262683458_1203262683458_r.jpg
嫦娥团队
感动中国评委对于嫦娥团队的评价语
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仅30岁。副总指挥34岁,副总设计 师37岁,总体主任设计师36岁。这是一群航天才俊,为达到“精确变轨,绕月飞行,首飞成功,一年寿命”的探测工程目标,他们针对月球探测卫星的新特点,集思广益开拓进取,短短三年多来先后攻克了轨道设计、月食问题、数传定向天线研制、卫星热设计、导航与控制分系统设计、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紫外月球敏感器、数管分系统设计等一系列技术 难题,拿下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这是一只高度团结的队伍,统一决心、统一意志、统一目标和统一行动。这是一支不负众望的团队,11月7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当嫦娥一号卫星以超出设计预期的精准度进入环月工作 轨道的那一刻,举国欢庆、全民振奋。中国人千年奔月的愿望终于梦想成真。“我们期盼成功,因为你们的卫星打多高,我们的头就能昂多高”。中国航天人再一次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雄辩地向世人昭示,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在攀登现代科技 高峰的征途上不断谱写新的华章。中华民族完全能够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彭长城)
前一篇:2007年龙口市经济发展贡献榜
后一篇:元宵节祝贺博友[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