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是个热闹非凡而神奇无比的节日。关于春节的传说和诠释繁多美妙,是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春节的形式既有传统延续又有时代演变,而内涵既丰富又深邃,就象一条永恒的主线,贯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维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从高官到百姓,从大人到儿童,从富豪到穷人,莫不把春节作为最喜庆的节日,尽情分享着春喜庆与快乐,重视和隆重的程度远超其它任何的节日。春节也吸引了众多外国人的眼球。可以不夸张地说,春节不仅经久不衰地凝聚着国人,而且还日益广泛地影响和感染着世界。
而今人们又开始准备春节了。回顾以往,一进入农历十二月,几乎人人都开始参与筹办春节,每年从称做“小年”的二十三日起更是进入高峰期,可谓四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八方有忙忙碌碌的身影,好象奔波一年就是为了过春节似的。天庭也一场又一场地下雪,似乎是为春节营造一个洁净的环境而来,又似乎是为新春展示美好的希望而来。自己虽已过了容易激动的年龄,平生已经欢渡了几十个春节,但每到此时思绪也难免如风起涟漪。随着鼠年的春节即将来到,又情不自禁地围绕着春节浮想开来,愈加感觉我们中华民族的春节具有神奇的魅力,甚至神奇的让人有些无法置信,由此便忽然琢磨起了春节的神奇魅力所在。
孝道的魅力--合家团圆。讲究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春节之前,一个最奇特的现象,就是人们从四面八方往“家”赶。不管有多大的阻力和困难,总是要千方百计回到家人特别是父母的身边,与以父母为核心的家人团聚,尽情享受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这似乎成了每个人的头等大事,其中体现的最根本的就是亲情孝道。因此,有不少人是从条件优越的处所赶回比较贫寒的老家来,有不少人是放下赚钱的良机而匆忙赶回甚至不惜花着大把的钱,有不少人是舍弃依依惜别的热恋而暂时各奔自己的家乡;不少身在外地的人不知费尽多少辛苦去买车船机票,甚至宁可买超过几倍的高价票,至于交通工具上的拥挤不堪什么的也都全然不顾了。凡此种种,为的就是实现以父母为核心的家人团圆,汇集于那充分表达孝心亲情的家人欢聚的氛围里。似乎只有此时,只有在这个温馨的家庭港湾里,才可以忘却和消除人生旅途的种种不如意不和美。连春节的春联和祝福都少不了“阖家团圆”、“合家快乐”之类的话,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回家团聚,就成了心中最大的遗憾。如此一代一代的传承着,成了春节最突出的特点。
情义的魅力--拜年相聚。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似乎最讲究的是情义,用现在的话说叫和谐。到了春节,是情义最浓重的时候。春节期间,最普遍的话语就是拜年,送上最美好的祝愿,从三十的半夜开始,包括子女给父母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亲戚往来拜年,朋友相聚拜年、同事互访拜年等等,就连平常没有多大来往的左邻右舍和街坊间,见面都说句拜年的话,甚至到屋里坐一会儿。如果因某种原因没有及时拜年,见面也要说句“拜个晚年”的话。春节期间,最普遍的现象大概就是亲友相聚,表达一种特别的心意。无论是互相拜年也好,亲友相聚也好,都是为了浓化亲情、加深友情、表达心情,彰显了浓厚的情义,其中人们自然也就享受了情义的和谐。甚至平时不那么协调的人际关系,此时也变得亲近起来,隔阂至少暂时抛到了一边。正因为此,不少人利用这个情义浓重的时机请客送礼.当然请客送礼是有所区别的,有礼节性的,表达尊重和情意;有感谢性的,表达受人帮助的感恩之情;也有功力性的,借以疏通关系,实现自己的某些心愿。
信念的魅力--祈盼祝福。我国是具有50多个民族的国家,有着南北东西的地域区别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但人们莫不把春节作为幸福美好生活的新希望新梦想的开始,都相信春节是幸福降临和美好开始的日子,希望把一切烦恼包括不愉快不满意不顺畅都留在过去,无论是什么地位的人都在反复的表达着这样的心愿,其普遍性与表现程度甚至让西方人不可思议。可以说,中国春节最能说明人们对人生、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祈盼与祝愿。因为在此期间,人们内心都有美好期盼的心愿,并且通过不同的方式来祈祷着,甚至是自我祝福着实现这样的心愿;大家见面都是祝福的话语,即使不能当面表达祝福的,也要打电话、发短信、写书信来表达这样的祝福;即使是在单位和部门,一般也要通过提前团拜、宴会、晚会、茶话会等形式恭贺新年,表达互相的祝福。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民族是要有点精神的,而这个精神,本身就是一种信念。而这一信念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过去到现在甚至包括未来,一直都在激励着人们。所以才有了年年这样循环往复、乐此不疲的情景。
当然,春节的魅力还有其它若干,如创新的魅力--除旧布新等。不管大市小村,还是大街小巷,尤其是大家小家,都张灯结彩、装饰环境,清扫庭院、张贴对联,添置物品,购换新衣等,包括抢赶工期、发放福利也都抢在这个时候。甚至在临近春节时,连办其它事情也都要等“过了年再说”,讨要债务时也以“都要过年了”为由。如此等等,都说明了中国春节具有着神奇的魅力。或许,只是由于思索的角度深度广度不同,感悟有所不同而已。
来源: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
春节快乐兼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