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直击“龙口南山第一爆”

(2008-01-16 16:40:57)
标签:

杂谈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8431005.jpg
 
爆破过程: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8479421.jpg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8487691.jpg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8492281.jpg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8509354.jpg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8532949.jpg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8546419.jpg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8558624.jpg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8565317.jpg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8589406.jpg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8598764.jpg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8599133.jpg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9004388.jpg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1409014520.jpg

      1月11日下午,从3点到3点半这半个小时内,我们站在南山热电厂南边的一处高地上,拍下了这样一组历史性瞬间。第一张为爆破前场景,三个粗圆形的冷却塔和两个细高的烟囱并肩耸立,最前面的相对较低的冷却塔和烟囱将成为当天爆破的对象。
      从下午2点钟开始,南山集团宣传部的吕建超就带领着来自省、烟台市各大媒体的记者,在南山区域内到处布置拍摄、观察点,记者们在南山热电厂周边的四处高地上分别取景,准备抓拍下有纪念意义的镜头。
      而本报记者则在爆破现场,离爆破建筑仅200米的地方,与爆破指挥员站在一起,直击“龙口第一爆”。
      3点钟,集团的有关负责人程仁策、孙志亮和南山热电厂厂长刘强等都聚集在了热电厂的南门前,关注着那座冷却塔和大烟囱。对即将被爆破的两台0.6万千瓦机组,南山人有着深厚而复杂的感情。两台机组建成于1995年,是南山最早的发电机组之一,曾经为南山早期的发展立下过汗马功劳;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电力产业政策的调整,两台小机组开始越来越不合时宜了,耗能高、排放高,对企业效益和社会形象大大减分。站在南山景区高处向这边看,这里的烟囱整天吞云吐雾,遮天蔽日,就像是美丽南山肌体上的两处小伤疤,对它们实施关停拆除已是大势所趋。
      3点25分,来自青岛人防工程中心的总工程师、这次爆破任务的总指挥张昌太大声下达指令:“准备点火,各部门做好准备!”
      这次爆破要拆除两座建筑,一个是高80米的烟囱,一个是高40米、直径27米的冷却塔。青岛人防工程中心的总经理潘海盛向记者介绍了这次“龙口第一爆”的几个难点:“第一,建筑高度是决定爆破难度的主要因素,烟囱高达80米,这在山东省小火电爆破史上是不多见的;同时还要爆破一个直径达27米的冷却塔,更是难上加难。第二,爆破不能影响热电厂正常生产,首先定向要准,这次爆破距离最近的一处建筑相隔只有20米,这就要求我们的定向必须准确,误差不能超过5米,同时震动不能太大,不能把附近建筑震坏了……”
      “爆破必须成功,不容任何闪失”,潘海盛说,“我们从2007年底接到任务就开始忙活了,昨天又进行了试爆,今天风不大,符合爆破天气要求。”
      3点28分,指挥员发出指令,“5、4、3、2、1,点火!”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只见冷却塔的下端腾空升起灰色浓烟,这个又粗又高的庞然大物先是大肚腩凹陷了进去,然后整体向南倒去。众人还没看明白它的落地,接着又是一声闷响,旁边的80米高烟囱被从根部炸断,向西南方向倒去。
      “倒了倒了”,远处的观众们发出了惊呼。只听最后一声闷响,烟囱整体落体,砸在地面上,震耳欲聋,一时间地动山摇,尘土飞扬。在指挥观摩区,齐鲁晚报的女记者曲是捷大叫了一声:“哇,这不是美国大片吧……”众人在笑声中,热烈鼓掌欢呼,指挥人员握手互相祝贺。
      曾经为南山集团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两台小火电机组从此走进历史。从建起到关停,它们走过了辉煌的12年;而从爆破到轰然倒地,它们只用了不到10秒钟。“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钢筋铁骨,到一片废墟,它们见证了南山集团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粗放型企业向环境友好型企业逐步嬗变的历史进程,它们留下了龙口市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节点瞬间,同时也映射出了烟台火力发电工业布局的华丽转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