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7年龙口十大新闻隆重推出

(2008-01-06 14:45:03)
标签:

杂谈

     1、新一届市委提出“戮力同心竭力推进大发展,众志成城矢志建设新龙口”,全市呈现出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热潮。

      新闻回顾:2007年1月22日、23日,中共龙口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和中共龙口市委十一届一次全会先后召开,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龙口市委和市委常委;2007年12月4-6日和12月5-7日,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和政协龙口市十二届一次会议举行,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龙口市政权领导班子。2007年3月20日,市委工作会议召开。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叫响了“戮力同心竭力推进大发展,众志成城矢志建设新龙口”发展口号,提出“一个前移、两个走在前面、三个第一”的总目标,发展稳定“双推进”、服务考核“双强化”的总任务,“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重点和“八突破、八落实”的工作要求,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本报点评:新班子、新思路、新举措、新气象。2006年,我市顺利进入全国百强县第16位,全市经济出现蓬勃发展势头。2007年,在“戮力同心竭力推进大发展,众志成城矢志建设新龙口”“纲领”的指引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发展战略和目标,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凝心聚力、同舟共济,为龙口明天更美好而努力奋斗,形成了“发展比能力、稳定赛本领、服务看素质、考核分高低”的工作氛围,龙口发展势头迅猛,呈现出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热潮。
      报道时间:2007年1月24日、3月21日、12月8日等一版

      2、《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出台,龙口被规划为50万以上人口大城市。

      新闻回顾:省政府2007年7月4日公布《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指出,山东半岛城市群将以青岛和济南为发展“双中心”,并和烟台、淄博、威海、潍坊、东营、日照等6个设区城市构成地域空间组合,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心、城市分布的密集区、对外开放的门户。我市是烟台、威海各县级市中惟一一个被规划成到2020年成为市区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
      本报点评:龙口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天然优良的港口、优美曲折的海岸线、丰富的矿产资源、便捷的交通、发达的工业、朴实勤奋的龙口人民等,造就了龙口的强县风采,使龙口成为渤海沿岸的一颗耀眼明珠。作为烟台市乃至胶东半岛最具活力的县级城市,承载了代代龙口人富民强市的愿望。《规划》把龙口列为50万以上人口大城市,使龙口在半岛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中扮演重要节点的角色成为一种事实。
      报道时间:2007年7月10日一版

      3、我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创城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新闻回顾:2007年1月18日,200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在济南召开。会上,我市被正式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事实上,早在2006年年底,我市就收到国家旅游局的批文,批准我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至此,我市创城工作攻下第一“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提前实现,成为当时烟台市四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
      本报点评:创城为民,为民创城。2007年,市委、市政府确立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和国家园林城市“三大品牌”,让市民畅享创城带来的实惠。我市在创城过程中,以着重改变城乡面貌、提高居民素质、促进群众致富、塑造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品味为根本,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城活动,市民也在创城过程中,受到有关吃、穿、住、行、玩、乐等方面的诸多实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金牌,不仅是龙口市的荣誉,更是全龙口市民的骄傲,它标志着龙口由旅游客源地变成旅游目的地。
      报道时间:2007年1月4日、26日一版

      4、龙口港通港铁路投入运营,有力助推“以港兴市”步伐。

      新闻回顾:2007年6月28日上午,随着龙口港通港铁路最后一节钢轨安装完毕,历时一年零六个月建设的龙口港通港铁路全线贯通;9月26日上午,第一列装载着融雪剂和化肥的货车驶入龙口港区,标志着龙口港通港铁路建成并投入试运营;10月16日上午,在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之际,我市在新建成的龙口港火车站举办盛大的通港铁路开通典礼。至此,标志着2005年8月开工建设的省重点建设项目——龙口港通港铁路正式开通运营,龙口新增铁路大动脉。
      本报点评:“火车一响,黄金万两”。龙口港通港铁路西接大莱龙铁路龙口站,东连即将开工建设的龙烟铁路,使我市成为铁路的枢纽城市,龙口人民期盼已久的铁路梦想变为现实。与此同时,通港铁路的正式开通,拓展了港口腹地,扩大了港口辐射能力,提升了港口的比较优势;打通了龙口港连通内陆腹地的大动脉,为龙口以港兴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报道时间:2007年7月2日、9月29日、10月17日一版

      5、我市发现5000年前古村落遗址。

      新闻回顾:2007年7月21日,诸由观镇东羔村遗址考古发掘结束。之后,市博物馆与烟台市博物馆考古人员联合对滨海路龙口段沿线的东羔村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在我市首次发现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时期的9座村落房屋遗址,以及9座墓葬、70多个灰坑、出土大量的石器陶器和骨器等。
      本报点评:东羔遗址属于远古时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5000至6000年,考古人员发掘出9座古村落房屋遗址,这些房屋遗址保存比较完整,如此大规模集中被发现在烟台尚属首次。这次发掘,进一步证实了早在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时期龙口就有人生活,标志着龙口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古老的民族特征。
      报道时间:2007年9月19日一、七版

      6、府东生活小区、利群购物广场开工,新区建设加快推进。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0208419054.jpg

      新闻回顾:2007年,我市新区建设重点工程整体推进。按照2007年初市委工作会议精神提出的“要把新区建设和管理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抓紧启动居民生活区、商贸金融区、文化教育区、休闲娱乐区,与老城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要求,我市突出抓好新区绿化改造、府东居民生活小区等建设工程。府东生活小区总投资约8亿元,项目于9月份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了部分住宅楼基础工程建设,将于2010年8月完成配套工程在内的整个小区建设。11月23日,利群集团龙口购物广场、商业街开工建设,是近年来我市投资最大的商贸项目,总建设面积达1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5亿元人民币,是一个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综合开发项目。
      本报点评:2007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三城布局、一轴展开、山海呼应、组团发展”的城市建设思路。作为“三城”居中的新区,其建设与发展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居民生活区、休闲娱乐区等建设将在衣食住行、教育、娱乐等方面为市民生活带来便利。利群购物广场项目年销售额可达三亿元,将进一步带动我市服务业发展。新区建设的加快推进,无疑将加快城市的生活节奏,助推我市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动龙口的整体发展。
      报道时间:2007年5月23日、11月22日,11月26日一版

      7、林苑建成开放,黄城新增一处绿地公园。

http://www.lkwww.net/upload/2008_01/08010208498008.jpg

      新闻回顾:2007年年初,市委、市政府果断决定建设林苑,为市民提供一处休闲娱乐好去处。园林占地约20万平方米,突出“生态、原始、自然”的绿化特色,以“栽植大组团树木、构筑大色块林地”为建设重点,注重人性化,强调满足市民活动需求。布局合理、匠心独具的园林景观。历时两个月的征名活动,经过市民的投票和终选,树阵广场(暂用名)最终定名为林苑。
      本报点评:林苑与市文化广场隔港城大道相望,左右皆高楼林立,林苑是钢筋水泥中的一抹绿色。林苑的建成开放,为广大市民创造一处独具龙口特色的城区林地和园林景观,充分体现市委、市政府为民、惠民的宗旨,也结束了我市没有植物园的历史。林苑的建成,对于改善我市空气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龙口“绿肺”的林苑,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报道时间:2007年7月11日、18日一版。

      8、我市遭遇38年来最强风暴潮,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抗灾自救。

      新闻回顾:2007年3月4日,我市遭遇了38年以来的最大风暴潮,部分输变电线路受损,造成部分区域停电停水。市政府紧急下发防风抗冻通知,各单位紧急行动起来,抗击灾害。港口、码头、高速公路、公交部门、中小学,均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应对。电力部门昼夜抢修恢复供电,供暖线路也及时修好,各部门及时开展抗灾自救。由于部署周密,预防措施到位,所有海上渔船均未发生险情,各类企业也未发生安全事故,无人员伤亡。
      本报点评:自然灾害的力量让我们震撼,然而,面对灾害各方面齐心协力奋起抗灾的精神,更让我们感动不已。暴风潮中,公安部门出动警力八百人、处理险情19起;公交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电力部门昼夜抢修……那个正月十五一定让很多市民记忆深刻。但笔者认为,我们忘不掉的,不只是风雪,还有在风雪中跟我们一起走过的陌生人。
      报道时间:2007年3月6日一、二、三、四、七版,3月7日一版、二版

      9、南山跻身“中国名村”前三强。

      新闻回顾:2007年9月1日,在“2007中国企业500强年度排行榜”中,南山集团再度跻身排行榜,以营业收入1360314万元排名第282位,成为烟台市仅入选的两个企业之一。两个多月后,在第七届全国“村长”论坛上,我市“村企合一”的南山村入选“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当选中国名村,影响力位居前三。
      本报点评:南山荣,则龙口荣。龙口兴,则南山更兴。南山集团不仅是龙口的名片,更是龙口的窗口。南山集团经过20多年的发展,由一个名不经传的贫困小村,蝶变成一个大型的企业集团,成为胶东半岛乃至山东的一个耀眼明星,不仅带领数万名龙口人民脱贫致富,还为龙口市创造了无以伦比的经济、社会财富,成为中国新农村的典范。南山当选中国名村,是龙口又好又快发展的结果,是龙口的骄傲,同时也激励着更多有志的龙口人民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新龙口而努力奋斗。
      报道时间:2007年11月12日、9月3日一版

      10、首届孝星评选活动反响热烈,“龙口十大孝星”脱颖而出。

      新闻回顾:从2007年6月7日开始,由本报主办、市春华制泵厂协办的龙口“十大孝星”评选活动陆续展开。2007年10月19日,经市民投票评选,全市瞩目的“十大孝星”评选结果揭晓。李裕香、战先芝等当选“十大孝星”,市地税局、姜春华等荣获“特别荣誉奖”,其余候选者荣获提名奖。2007年10月22日本报组织十大孝星及特别荣誉奖得主参加第七届国际老人文化节曁南山国际长寿文化节开幕式,颁发奖牌、证书,并游览了南山景区。
      本报点评:百善孝为先。孝,是一朵传承千年而始终不败的精神之花。孝与不孝,是衡量一个人道德高尚与否的重要标准,更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
      十大孝星的评选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怎样才是孝?每个人心里有不同的答案,每个市民心中有不同的人选。每个人心中孝的行为是不同的,然而相同的,是那颗真诚善良的“孝心”。十大孝星中间,有教师、企业家、工人、农民,上至70岁下至20多岁,他们有的尽心服侍卧床老人,有的为老人捐钱捐物,有的几十年如一日致力家庭和睦……他们原本平凡,然而他们的孝心、孝行、孝德却感动了你我。十大孝星的使命并没有随着活动的结束而结束,他们的旅途才刚刚开始——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奉孝至上,扬善龙口
      报道时间:10月19日1版,10月22日5版,9月29日10、15版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